光宗耀祖与解放全人类
(2022-07-18 01:45:19)
标签:
起死回生教育 |
分类: 创业释疑 |
光宗耀祖与解放全人类
暑期的创业训练营结束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讲一段,其中的一个例子竟然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在讲到服务是创业的根本时,有一位姓郭的女生,我问她,你知不知道你们老郭家在商业成就上有谁很成功?她的回答是,我不想知道,我就想做我自己,我不想让我的祖辈的光荣变成我的光荣。我说,我有不同的意见,因为我特别强调光宗耀祖的意义,创业的重要动力之一。我问参加培训的同学,有没有和我意见相同一样的?哪位同学支援我一下,大家不说话,我点了一位前面主动露了才艺并发言的男同学,我说,你来支持我一下。他把话筒打开说,老师,我不能支持你,我同意那个同学的看法。我说,为什么?他说,我们都要去做为人类的事情,而不是为自己家族,家族荣誉格局太小了,我们要努力去争取更大的荣誉。
几天前,上课时,讲到以解放全人类心态创新,他们听进去了,也讲了中华文化下的三创模型,他们没有听进去,因为前面讲的时间长,也讲的比较透彻,但是,现在他们把以是光宗耀祖为动力的创业模型看成是与解放全人类相冲突的,我才知道,关于中华文化下的三创理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学期好几个班都开设相关的课程,要对此做进一步的思考,给出一些可以令人信服的回答,可能会出现教育上的障碍。
我觉得,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但年轻并不认同,出现这样的问题表面上是代沟造成的,但即便是代沟也不是简单的话语不同和沟通方式的问题,而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认识,特别是文化认同上出现矛盾,这一矛盾如果真的变成了新的文化群体,恐怕中华民族还真会出现的实质性死亡-民族还在,但文化却消失了。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解读中华文化被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认同,他的推论是无论元朝的蒙古族,还是清朝满族都是中华民族,是他们投奔到中华文化族群之中,是主动改造自己,拓跋鲜卑改姓汉“元”,唐太宗祖上被赐姓李,他们都是外族汉化,即使中原的汉族也不纯粹,是北方多次少数民族的融合结果。认可这些统治可以让中国具有连续性,他们不是外族侵略了中国,而中华文化吸引了少数民族进入。中国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不一样,单一民族是民族立国,多民族是契约立国,中国应该是文化立国,文化没有中断才形成了中国。我很认可这种史学观点。我认为,中华文化才是国家的根本,中华文化的继承才是中华民族存在的前提。
以什么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呢?光宗耀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力量。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家,这个家并非是自然或经济意义上的,而是文化意义上的,把家作为国家的基石,“百善孝为先”,就是讲以文化意义上的家的维护作为治国根本,忠以孝为前提。这样的文化核心是每个的存在处于精神满足上,“我要为祖宗争光”,进一步,“我要感谢祖宗给我争光的机会,老祖宗给我带来的荣誉,我要维护它,发扬光大它”。这会带来荣誉的传承,也会给家族带来互惠,在这样互惠中,社会得到了巨大的收益,每个人都要努力,既要为祖先争光,不给祖先丢脸,也会以祖先为荣,借助他们榜样力量鞭策、激励自己,也为自己提供发展的资源。
但是,这场争论让我意识到00后的学生有可能对此已经不给予认可了,我在猜测,他们认可了什么呢?有可能他们认可的是人类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不应该有起点上的差别;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为了社会,这样一种思想境界要比民族主义更高,还可能认为民族主义和家族观念下的光宗耀祖太守旧、局限、狭隘了。
如果是以前,我也会大体上接受他们的观点,但是经过不忘初心的教育以后,特别是在对中华文化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思想深入思考以后,发现还是要回到中华文化的意义上来。为世界做事的追求很高尚,但它并不妨碍为自己的祖宗争面子和不愧对祖宗,两者之间没有矛盾。为世界做事情需要条件和能力,如果没有经常是梦想和口号,因为缺少动力,就会与行为没有多少关系,做事的动力经常会变成以钱为动力,但以光宗耀祖为动力,可以让行为更加具体,也容易落地,还有较强的约束力,因为它以不丢脸作第一原则的。
年轻人与我这样的人有理解上的差异,是社会文化出现了中断。我来自于东北,本来的光宗耀祖意识并不强。东北是一个闯关东形成的地区,几番闯关东和支援东北使得东北人没有了祖先的概念,他们流动、胆大、敢闯,却没有对祖宗的礼仪。我们家四辈前在什么地方住早己无从考证,然而我为什么会有对光宗耀祖的重要认识,把三创行为的根本动力看成是光宗耀祖?是因为我获得了一些荣誉以后,特别希望向爸爸、妈妈报告,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夸奖。这是文化通过社会渗透到每个人的时代结果。但是现代社会,基本上中断了这样的教育,有的是因为家庭在淡化,把知识教育作为重心,只要考的好就是好学生,包括国家树立的教育界劳动模范也要有用这样标准评价,挤出了传统论教育,加上0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并不以为家长的很多付出是负担,对家长没了感恩,认为理所当然,一些教育保护孩子们的叛逆,顺从他们的叛逆,孩子们认为自己就是自己,不想依赖家庭,对靠家庭人发展的人和事持之以鼻,因为他20多年以来,所有的天下是自己靠考试打拼下来的,他们以为考的好,就可以战胜一切,变得不谙世事。
大家不要以为,应试教育只是冲击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应试教育还冲击了中国人对文化观念的传承。过去有家庭教育,包括家务劳动的教育、尊老爱少的教育、懂事礼貌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但现在家庭教育也成为知识的教育、素质的教育,家庭成为物质提供者和学校教育的帮手,失去了家庭的教育作用。重建中国的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立法入手。(为个话题以后还会再讨论)。
由于时间很紧张,课堂上应该没能说服这两个学生,我和男生在后面不断调侃他们不要太犟嘴,要先学会学习,仔细想一想,而不是一定与老师争论,另外到底是黄皮肤、黑头发代表了中国人还是中华文化代表了中国人?这个文化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文化?光宗耀祖和为祖国争光是不是一致的?不要把自己的独立就是独立思考,把叛逆看成是独立,还是要先学得乖一些,这样才可以讨论问题。在后边的讲课和讨论中,他改变了口气和我配合的很好,我也很高兴,一直在引导和夸赞他。我一直在说要办一个捞人的学校,捞是一种精神,不办学校也可以去把人们捞起来,就是精神上的挽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