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的结构
(2022-06-25 01:43:38)
标签:
教育发展模式 |
分类: 教育闲话 |
开题报告的结构
昨天参加管理学院MBA开题会,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不断地参加MBA的答辩会,感觉MBA的论文质量下降的太快了,现场我讲了很多的话,其中有一句重要的话就是MBA的开题可能是因为老师们体制问题,是开题老师们没有认真要求,造成了开题不够严格,换言之,即便开题没有通过也是因为话没有说到位。还有一句话是关于最近我们管理学院对专业学位的评估,我认为行政导向的专业学位的管理存在着很大问题。我对比了我们企管系办的专业学位和管理学院办的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原因不是课程带来的影响,虽然课程论是假设开课以后,学生会认真学习,但实际上MBA的课程成绩几乎没有不及格的,如此随意的成绩管理,学生对课程的内容往往是一知半解,即使是很认真的学生,也仍然保持在对于表面内容的理解而没有得到概念的升华,对方法的掌握也处于以熟悉名词的阶段,有的课老师讲的很好,但只是课堂听个热闹,没有理论与方法的重复,“三基”训练缺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不透彻。所以,课程论在中国大学解决不了学生的能力问题。如果想解决,必须得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是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而不是表面上的学习。分管领导经常会查看班级,也会让学生评估教师,一些成绩低的老师会被停止授课,但是如果课程讲的一般,却能够认真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给予这样的老师成绩不会太高。如此情形只能把论文独立出来,企业管理系专业学位由教授担任专业主任,形成有一套由教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和工作流程,为能够能控把论文质量提供了保障。坐在我旁边的老师说是现在招收的MBA学生太多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很大,来到暨南大学读MBA的学生,都非常优秀,现在全国很多高校在办MBA,如果说来到暨南大学读MBA的学生都不优秀,却那些比暨南大学低的学校,怎么办学呢?
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MBA的导师制,到需要做论文的时候才指定导师,造成了导师进入过晚。导师又如何指导呢?只能针对论文进行指导,导师认真负责,有一套工作方法,学生多不会出现多大的纰漏,论证的细致程度较高,结论比较可信。但大部分导师既缺少学校这间的论文指导交流,也缺少内部的优秀论文指导交流,甚至行政部门带把优秀论文发给即将开题的学生们都没有做到,而是听任导师的。如果导师们看到其他学校同类论文的机会不多,只能把上一届的同学资料作为范本给学生,最后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在向下看齐,一届比上一届差,没有进步机制,却在强化退步机制。反观发达国家的MBA教育却在不断进行质量管理的改革,许多年都不开展教育方面的对外交流,除了学费在持续提高,差不跟上了国际水平,其他没有任何有效的机制,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评估,都是同一个水平的相互评价,毫无疑问,中国专业学位教育正在承受巨大的不确定性压力,未来是不是还有希望,还有没有可能让学生读了不白读,而不是仅仅获得一个文凭,已经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我和参加开题的同学说,你们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看一看先进高校的MBA论文,外语好的学生可以去看一看美国高校的,特别是常春藤高校的MBA论文,如果外语不行就去找一找复旦大学985高校的优秀论文作为范文,分析一下格式,看开题报告如何写。这种方法是让他们自主提升,我要求他们两周后重新再提交纸介质的开题报告。
开题现场,我反复提的问题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不是经过了命题论证?这涉及到专业学位的开题报告的结构。许多同学的开题报告没有研究内容,他们把论文大纲作为研究内容,我问他们,你们向自己的导师要一下他们获批课题申请书,不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都行,不可能没有研究内容,不然会贻笑大方。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申请书,这样的定义就明确了。一个课题申请书,是一个研究工作方案,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它是不是一个重要问题?相比科学学位,它要论证的命题是不是一个真问题,而专业学位要论证问题是不是一个重要问题。有两个标志,一是不解决会有重要影响,二是不经过研究,无法解决,因为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通过论证将其确定,确定的对象是命题。
第二、是文献综述和解决此类问题的可参考的答案。科学学位的文献综述是看命题是否有人做过,有没有答案,如果没有,是否可以从文献中获得一些启发,确定用什么样的线索去思考和解释问题中的困惑。对专业学位论文而言,文献综述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因此要给出这一类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有可能的一些理论,特别是以前的相关经验,不仅要参考论文,还有各种经验公开以后的文献。如果我们看专业学位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多没什么太大用,一些学生听到了新的学术进展就要拿过来用,有的没有怎么理解,更没有能够将其用好的证据。但更为重要的是每种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都有特殊性,需要从文献中获得参考,但也要分析这些理论的适用性。文献综述起着进一步确认问题和针对着细化后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参考。
第三、关于研究内容。如果是科学学位的开题报告,其研究内容就是命题详尽拆解,拆解以后变成若干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准备用什么方法做研究?如果是专业学位论文,研究研究也不应该是论文大纲,而是根据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大体上给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以这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为目标,分解其中的方案细节,看这些细节是否能够保证解决问题的目标,这需要定量化的命题研究,该访谈、问卷、实验、文献等方法都要用上,有一些要参考别人经验,把问题用系统的思维分解开,找到问题的结症,给出确切的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三个部分是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开题报告还有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研究基础,重点是你获得数据的途径,没有实践背景,很难获得真实的数据。如果想让开题更可靠,可以就结论有一个基本的期望,结论大体是什么:科学学位要有所发现,专业学位要有所发明,给出 了什么解决方案并要信誓旦旦地表达,这个是可靠的。
最近有许多同学要开题,而且我看到开题质量较低,造成了后边论文的撰写困难,我今天的博客才中断了起死回生的话题。读到此文的给专业学位同学和导师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