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珠海创业实验室的新亮相

(2022-05-09 01:37:48)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创业释疑

珠海创业实验室的新亮相

 

去年珠海创业实验室毕业的学生捐赠,重新启动了创业实验室,因为流程和疫情的影响直到今年开学以后,才开始了人事上的安排,工作才算是上了轨道。虽然去年底,捐赠款已经到账,但是钱到了,人不到位,工作也没有办法开展,一开学,我就督促大家,但是,由于我们定的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工资较高,校区的领导有一些犹豫,觉得搞不平衡,人员招聘方案迟迟定不下来,张琨和我都很着急,气的他直骂学校。去年时,张琨就在组织实验室的学生做训练,但学生反应平平,我也继续做项目辅导,效果也不太好,按计划举办创业大赛,为挑战杯做准备,他们着急非常正常。这位创业实验室的第一届学生,现在也是基金会秘书长,工作十分认真,但没有办法启动工作。

这个学期开学,我知道这里面的问题所在,我要求召开会议讨论这个工作。会上我明确提出必须先解决人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得采取变通的办法。在这个思路下,一是请出我以前的助手-周宏山老师,兼职做这个工作,相当于是未来的实验室主任,而聘请的专职人员则是空间管理、档案管理和活动管理,继续等待流程。一些杂事宏山也不好做,教科办的潘主任提出可以先聘请勤工悬赏同学,先是让以前创业实验室的同事招聘,他们说没 人报名,后来,我决定在这个学期我开的创业基础课堂上发布的报名通知,来了七位,最后招收了三位同学协助宏观山在珠海校区。

人到位以后,主要工作是推动校区创业大赛,按我的想法,珠海校区必须转型,创业实验室要配合校区中心工作,但实际上,整个暨南大学都是慢慢腾腾,我这样定位,校区里的领导们还不见得统一意见。有可能是珠海市给的钱可能没有怎么到位,但是,只要专业办起来了,老师招聘来了,就需要转化他们的成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转化老师的成果是否能够为珠海校区转型服务可能还无法确定,但转化成果为学生创业肯定有意义,至少可以在互联网+大赛中得到一些名次。所以,在此前的几次动员会上,我都讲的比较多,意思是借助创业实验室把老师动员起来,营造一个校区用创业推动创新的氛围。

三月底的时候,以创业实验室发展基金名义举办的创业大赛公告出去,报名截止为一周,准备一个月,在5.4那天,第一届雷霆杯决赛,比赛的名字取自于捐赠人的企业,这也是秘书长坚持的,我没有怎么在乎这个事情。以前创业实验室主办叫“梦想杯”,但中断了多年。

比赛之前,我和张琨、宏山组织项目打磨,许多同学的项目差不多都是推翻重新组织,旁听的老师和同学人很多,影响快速扩大,不只是知道了创业实验室的水平,也知道了工作内容,普及了创业理论,特别是商业模型理论,我也把什么叫项目打磨做了理论总结。后来在决赛时,一些评委还用打磨的语言,我给予了阻止。

前天,参加大赛工作的人员,把新闻稿写好了,标题是“决赛结果公布!第一届雷霆杯圆满结束,后续将继续安排项目打磨”。下面是主要内容:

经历了前后近一个月的三轮初复决赛,由暨南大学创实发展基金独家资助的珠海校区第一届雷霆杯创新创业大赛在54日于暨南大学珠海校区行政楼225会议室顺利举行决赛,一二三等奖名花有主。

本届雷霆杯比赛得到了珠海校区各学院同学和老师的大力支持,经统计,初赛期间共计收到全珠海校区有效参赛报名项目87项,总计近500人次参与报名,同学们的热情远超预期。

受疫情影响,本届雷霆杯评审主要通过线上进行。初赛基于项目书和项目PPT评审,共计40个项目进入复赛,复赛基于初赛评分基础和团队视频讲演表现进行评审,共计27个项目进入决赛。

决赛中,由创业实验室创始人、原暨南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张耀辉教授领衔的7名评委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对进入决赛的27个项目进行了客观全面的点评。

稍后,珠海校区将为获奖团队和指导老师颁发相关证书及比赛奖励金。对在雷霆杯中涌现的优秀团队、项目和设想,我们会持续跟踪辅导。

总体而言,本次雷霆杯除了激发校区师生创新创业热情之外,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全面理清了校区创新创业团队的方向和进展情况,为接下来创实教育发展基金进一步支持优秀项目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雷霆杯期间,创业实验室针对报名项目举办了线上选题指导会,由张耀辉教授领衔的专家组针对比赛项目特别是初赛落选的项目举办了两次线上项目打磨会,对项目在商业设计上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提出详细的指导意见。三次指导会议中,共有11个项目超过340人次参加了相关项目的训练。

受客观条件所限,本次雷霆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仅仅依靠商业计划书和PPT,我们对同学们的项目和团队的真实情况也许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了解和覆盖。在雷霆杯结束后,项目打磨会按照每1-2周一次的节奏继续办下去,为学生项目的进一步改进和后续的互联网+比赛进行辅助性指导,请同学们注意公众号通知和群通知,保持热情积极参与。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用张耀辉教授的话来讲,雷霆杯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始终希望的是,通过雷霆杯这一比赛,持续激励校区师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行动力。比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同学们在比赛中获得的成长和进步,才是真正具有恒久价值的珍宝。

最后,在此谨以本文代表雷霆杯组委会对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努力表示感谢!对校区所有参赛同学和指导老师们的热情支持和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