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英语很好
(2022-04-26 02:04:38)
标签:
发展模式文化教育 |
分类: 爱玩的我 |
他说英语很好
我英语不好。从17岁入了大学开始学英语,但一直怕英语,每每都是英语成为拦路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对所有的应试我都非常紧张,存在着应试的恐惧症,我觉得我是我朋友中最严重的,几乎一句英语也听不懂,只能做一点粗浅的阅读,若原文文献,如果知识比较熟悉还可以,但是如果完全陌生也不行。考博士之前费了很大的劲,博士的外语考试,也是十分的勉强通过。那年去百森商学院学习创业,上课时,我一句也听不懂,只能是靠旁边的同事他们听懂以后给我做翻译,再加上我看PPT和文字材料,其实他们听着好像也费劲,但比我强了很多,我一打扰他们,他们也听的不那么顺溜,搞得他们也很烦。我在百森的时候还闹出其他一些笑话,在大街上看一些标识,搞不清楚那是干什么的,弄出一些误会。
我在汕头大学的时候有个梦想,希望能够把我放在那些把英语作为国语的留学生宿舍里,与那些英语说的不怎么地道留学生里,让我从0开始,就是否定了差不多二、三十年的英语基础,不再学个夹生的英语。但是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到现在仍然还是没有完全释怀,我觉得这个商业模型可行,无非就是到那些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国语为英国的国家,到中国来留学,然后把中国的学生,特别是想学习外语的老师们和学生们,放在一起生活,当辅导老师,一年下来,他们的外语水平都提高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提高了,本国师生英语水平也提高了。学校这是两边挣钱,也不用派老师管理。不知道这种模式为什么一直没有行得通,它也是成为一带一路的措施呀。
尽管如此,我上课仍然还是经常用英语来解释概念,最常见,例如对听的理解,英语有 hear,
listen和understand,还有
Learn和study之间的差别。其实这都是有关于学习的,所以,上课告诉学生,不能只是Hear,至少要Listen,Hear是一个听的状态,是形似,看起来在听,或者说的人达到了让你听的程度,如果说你听见了,应该用Listen,如果你在注意听,肯定用
Listen,因为它代表了你想听,你已经听到,人在注意。然而,上课时,老师只在意学生是否Hear,而不是在乎他们是否Listen。我的办法,有时敲桌子,有时会声音变大,不是一个音调,我觉得学生也不容易。但是学生是否听懂了呢?这时得用understand,它并不一定与听有关,但在课堂上,基本上懂得的东西是听来的。这几个,中文还有相应的词汇,也比较容易区别。但是像“学习”的中文只有一个词,而英语只有learn和study两个词,都是什么意思?按我的理解,前者的含义是我学习了,接受。后者的含义是我研究了,我琢磨了,我知道里边的规律了。两者暑阿达到,“我理解了”、“我明白了”的目的,但前面那个学习的意思是别人已经把事情搞懂、搞透,而自己把它接受下来,它接受知识的意思,而后者则是没有人探索过这个领域,也没有现成的知识和相应的原理,你得发明一个原理或创造出一些知识,把它的原理搞懂。在我们现在的社会,流行一个词,叫“学习型组织”,我认为作者用错了。今天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这本书的书名的英语原文用了Learn作为标题,
还有一些英语词汇,比方说大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我是很晚才懂得这个词的,University.按我的理解,它是一伙人联合在一起,没什么事瞎琢磨,这个就是大学。因为我在准备博士考试的时候,对前缀后缀反复研究好久,印象比较深刻。
但是前几天,今年毕业的学生在写自己的毕业表格时候,有一段自我的评价说外语水平达到了优秀,我用上面那些词来考他,结果他答不上来,甚至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有点怀疑我读音不准,但旁边的那位听懂了。说自己优秀的,没有听懂,没有自己优秀的,却听懂了,但当我说到原文题目的英语用错了,他们也很惊异。说自己优秀的马上低头认错,如此客气就算了,不然,我可能把这一条写到他的毕业材料里面,如果上纲上线,就是言过其实,对自己评估过高。
应该说,我这辈子还可以,跟很多的人不太一样。许多同事、同学都千方百计出国,我不想去,也不想让我儿子去。那些出国的在国外留学多年,外语的能力很强,看原文的材料不费劲,我不用说看原文的材料,看中文的材料我都看不进去,我只会看书看书和思考,看书的时候多是当时也不太理解,隔了一段时间慢慢理解了,而且变成我的自己的知识,这种以慢求快的思维能力,成就了我。但是外语不行,经常有一些发展的阻碍,但总体上并没有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过得挺好,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特别是原创性的工作做了很多。我对很多人说,有那学外语的功夫,莫不如去好好地学学中文或者是好好学学专业,弄透一些原理和方法,可能对于我们活一辈子来说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