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和同学的对话发给了同事们
(2022-04-27 01:35:33)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育闲话 |
我把和同学的对话发给了同事们
昨天晚上的《创意与创新》一课是创意大赛,一共有17个组,我记得是十四组,按给他们的时间每组3至5钟,提一两个问题,可能就是七、八分钟,一个半小时就差不多,还有点时间讲课。没有想到最早报名的小组竟然人都没有到齐,时间拖延。为了节约时间,我要路上的时候,让各组同学把PPT放到电脑上,但仍然有同学,直到上台才用微信下载他们的PPT。因为同步课,线下与线上一起参加,我要给他们拍照,这得先要退出共享,拍照以后,进入共享和播放PPT,时间再拖延。每组用时超过了10分钟,这就接近了180分钟,三个小时都无法完成,中间我在不断催促,仍然还有小组讲的慢慢悠悠,其中的一组PPT没有按格式写,小组名单与另外一组冲突,主讲人在网上铺垫就用了3分钟。我让她们先下来,重新写PPT,今天约好时间再报告一次。即使这样,我回到家里,开周一晚会都已经十点多了。走出教室,有两位女生走在同学的最后面,她在议论为什么会现场不给她们组成绩,我听到以后,加了她们的微信,其实她们也对组长有意见,想通过个别处理。
今天早晨,她发微信。
同学,老师你好,我是某小组的成员XXX。我想问下我们小组是跟另一个小组一起在今天傍晚5点半重新讲下ppt对吗?
我:只有你小组讲。另外一个小组交一下PPT。你们重新讲一下。
同学:好的。是以腾讯会议的线上形式吧?
我:是的。
同学:由于小组成员之间一些对脑联机ar眼镜的创意更改有一些不太一样观点。部分组员认为应将该眼镜主要运用在视障人群。但是我认为这部分按照目前的脑联机技术做不出来,我觉得创新应该建立在实际技术发展上,而不是只是对单纯未来幻想。我通过一些文献和报道觉得在现在技术上通过存在的脑联机技术阶段只能做到简单的指向性指令,具体内容我和同学共同更改了文稿,但最后我们意见僵持就无法达成一致。
所以我们小组经过最终讨论,更改了小组创意的主题,把脑机接口创意更换成了共享冰箱的创意。目前创意内容和ppt已大致完成。具体内容今晚组长会汇报出来。老师非常抱歉打扰到您了。
我:好。
同学:然后我想和同学更改的关于耳障辅助性ar眼镜虽然不能得到展示,但还是希望老师能看下我们俩更改完的成果,毕竟之前提出来的想法不想这样随便就抛掉了。以下是我们更改后的创意文稿
她发来一个文件。
我:点赞,+2
我:创意应该建立在实际技术发展上=有效创意
同学:是的,我的思路是我们应该建立在可以实行的技术和社会背景下的创意,而不是天马行空。
我:比如阿波罗登月计划,它依据是动力学原理,然后寻找可以实现的技术。总是有一些方向。或者依靠现有技术,或者依靠成熟的原理,是理论上成立的原理。
同学:嗯嗯,就是其他成员的想法吧,就是想利用一个ar眼镜让视障重现光明,但我通过一些文献了解到这按目前技术真的做不出来。
我:是创意,但不是好的创意,多会被淘汰,3000:1
同学:是的,所以我刚开始就否定了,一直询问提出这个意见人的原理,但是只得到模棱两可回答。我们之间沟通也有点问题。
我:这是锻炼团队的过程,团队是意见统一,但统一不是目的,找到合理才是目的
同学:这门课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不论是创意思维还是在团队上的沟通。
我:学习忍让,但更要学习劝说
课程开始时的故事就讲了老干妈不仅会家务,还会处理邻里关系,一是人缘好,二是会打架。那也是沟通。
同学:对,我真的学会了劝说是有多么重要。一味忍让不行的。
我:课程里讲过,讲道理比摆事实重要,如果用有效创意,3000:1的原理,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样才可以引入创意要可行的理念,一是要新(它是创意的基本标准),二是可行(这好创意的标准)。创意大赛肯定是比好创意。这样的逻辑可以说服人。
同学:当初我们组选择这个方向脑联机还是有4-5个人包括我,不太同意的,我们都是偏向共享冰箱的那个创意。但是我们没有大声说出想法的,对其他人进行劝说。
我:把这段话给全组或要好的同学发去,大家多进步。
同学:好
我:你们成绩不会太差,有进步的愿望,我要与你们一起创造你们将来成就事业的条件
同学:谢谢老师教导
我:国家名师啊。不是一般人,把事情想透,才可以做到国家层面
同学:我们组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会去努力更改进步的
我:组长也挺好,就是女生太好强,想做完美。大家在一个组,交好这些朋友。
同学:能得到老师的教诲,真的非常非常好!学到了真的非常多!
我:来到暨南大学的学生成绩都好,但是,多会出现为了成绩而紧张和自我保护,这对工作十分有害,要学一是一,二是二,这种才有未来
同学:好的,因为这门课,我认识到好多不同专业不太年级的人,大家思想碰撞,一起进步
我:学习原理和思维方法比取得成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