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要好玩
(2022-03-13 01:46:22)
标签:
文化发展模式 |
分类: 爱玩的我 |
爬山要好玩
现在广州的天气很好,虽然疫情还是很令人紧张,但户外的活动令人憧憬,因为不冷不热,惬意的空气,让户外运动变成了享受。我们系按照自己的传统还是张罗着去白云山爬了一次山,在山脚下参观了一个学生的企业,到山顶上开了一个短会。
同事们看我穿着一双皮鞋爬山,觉得奇怪,我告诉他们说,我是写过诗的,那首诗是“一双皮鞋穿到底,爬山干活都靠你,挖坑之前先擦亮,脚上面子丢不起。”大家拍一张集体照,才发现不止我一个人穿皮鞋,还有一个我们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主任,他也是穿皮鞋,而且我们两个都是穿着整齐的衬衣,我猜想应该是我在前几次爬山时,我与同事们说,衣服、鞋都要体现老师们的风采,即便是爬山也应该是穿戴整整齐齐,毕竟要拍照,一流出去,就要体现系风。
一群女同事穿着运动装来爬山,其实她们都忘记了,只要是爬山大家一定会拍合照,如果拍合照的话,女生都站到前面,只有穿着显亮才会抢眼,集体照才会好看。我告诉她们以后要注意穿着要鲜亮,也显得比较整齐,不能随便穿,以舒服为主。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颠覆性,人们拍完照片以后,对我的观点差不多都接受了,原因是爬山过程中,人们需要舒服,但爬山回去以后翻看照片时的感受可能就会后悔。爬山的时候需要的是舒服,而回去以后看照片时需要是好看,要平衡这两个需求。可以穿着的舒服,例如是便装,但是颜色却要鲜艳,方便中有整齐,以彰显老师的身份。
到达山顶,系里开完小会以后,同事中有一位专门的摄影师,他让几位女生摆一下姿势,在了夕阳下面,分别给她们拍照,我也看好了这个场景,顺便用我的手机也把她们拍了下来。但这个场景我们两个人的理解有所不同,他看到了夕阳,我看到了是云彩下面的广州城。我拍完后马上就把三张女同事的照片发到了我们系的微信群里,给起了个标题叫“仙女嵌云中”,我没有发原图,接着说,如果大家需要原图需要私聊,需要交费。这里包含了几个意思,第一、我拍的好,我拍出了仙女入云的意境。虽然我不是摄影师,没有拿专用的摄影器材,但手机拍的也不错。很明显,这是间接地在吹牛,向同事挑战。因为不是明确的吹,同事也不好反驳,特别我的同事,但他还是有点报复地把我一张大笑的照片发到群里,并且使用了黑白化处理,形象比较张狂。第二个我发的不是原图,不是原图也够漂亮了,在手机看已经很不错,但如果觉得特别好,想打印出来,那必须要原图。按照免费商业模式的原则,基本功能商品免费,但特殊需要的商品要收费,所以原图收费是因为我拍摄的水平可以达到收费层次,再吹一下。第三个意思比较隐晦,意思是谁想把这三位美女当仙女,把她们的照片挂在自己某一个地方,比方说做成手机头像或者是压在办公桌的下面,作为公众形象大使,就意味着这三张女性的照片已经足可以像美人照一样,再吹了一把。
照片中的一位是我们系办公室的年轻同事,没有反照片发到微信群之前给她看,她说,“拍的太好了,我从来就没有拍过这么好的照片,我有这么长的腿吗?”我发到群里以后,她跟帖说,“我可以成为张老师的代理人,大家把钱交给我。”她也挺会玩儿,把我的商业模式变成了她的盈利模式。
我还觉得不过瘾,就又写了一首诗发到群里。
云中女
(2022.3.10傍晚,企业管理系白云山顶开会手机拍摄)
仙女嵌云中,
一镜摄全城,
落日余晖美,
恰随我系风。
说句实话,我们系里的同事没有人呼应我,让我觉得很是失落,有两位同事给予点赞,其他人连点赞都做不到,不好玩。
我问点赞中一位,他现在在院里做副院长,“怎么样”,他说,挺好,只有你们60后的人才有这种才情,我们70后只会点儿论文,没有这个本事。上车后,我问办公室的另一位女生,看了没有,她也说,太好了,我写不出来,我说,可以修改修改,她说,张老师你一个字都不能改。但实际上,上面这个题目和关键之处我修改了一下,原来的最后一句是“又现我系风”,并不是我的意思。他们可能会感觉一点这首诗与下午的会有关,可能也能够体会到我是借景抒情,表达今天我们下午开会后的感受。从去年起,系里每每开会都要谈一下问题,就是可能会整合和拆分,今年讲的是要做虚,而不是拆分。主任介绍他的发言说,现在我们已经够虚的了,拿出了不少数据证明院已经够实的,系已经够虚了。旅游管理系已经整合到深圳校区了,上学期和大上学期大家都在讨论我们系的前景,说不一定什么时间就要落山了。我拍摄的景致中,有我们自己的美色,美在人,美在景色,美在我玩的心情愉快,玩出了花样。我们这个曾经可以影响广州全城的有60多人的大系,现在只是美在余辉,而未来却在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