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忽悠”一词,出自《庄子》内七篇之“应帝王”

(2010-04-15 20:57:07)
标签:

《庄子》

忽悠

七窍

卖拐

分类: 随笔

“忽悠”一词,出自《庄子》内七篇之“应帝王”

 

    “忽悠”一词,现在已经成了流行语。自打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红遍大江南北后,“忽悠”就成口头语很快流行开了。《卖拐》中的台词:“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尖人忽悠嗫了,能把小两口过的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他忽悠瘸了!”

    那么,“忽悠”一词来源何处呢?
   《庄子》“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名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倏和忽经常到混沌那里去玩,混沌招待他们很殷勤周到,倏和忽心里很过意不去,就想报答混沌。倏和忽见混沌没有七窍,忽和倏就商议:人都有七窍,可以视、听、食、息,独他没有,咱们就帮他凿出七窍吧。于是倏和忽用斧头、凿子等工具每天为混沌凿出一窍。倏和忽整整忙了七天七夜,终于帮混沌凿成了七窍,使他变得好看多了。倏和忽心里很高兴,以为帮了混沌的大忙,于是就叫混沌睁眼看一下外面的世界,不想混沌刚把凿成的眼睛睁开,就死去了。

    这个故事是说,本来纯朴善良,自然无为的混沌,一旦世俗的耳聪目明起来,就要死去了。而改变混沌的,就是忽和倏(倏和悠近义)。

    是不是来源这里,这也是本草根的一时的猜想。牵强也好,附会也好,算作一孔之见吧。题目已经大言不惭的写上了,到底靠谱不靠谱,就不得而知了。望诸博友斧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