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系列文章之一
阅读是读味道而不是学知识
3个简单且有趣的小故事(何 振/文)
“培养孩子读书是读味道而不是学知识”每一次讲早期阅读我都会叫家长和教师用笔记下这句话。这是培养婴幼儿早期阅读和喜欢读书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如三字经、古诗、小故事和一些儿歌,年幼的孩子刚学时根本无法了解其中的意思与含义,尤其是那些崇尚读经的家长,更是受到诸多的非议与指责
“孩子那么小,又不理解,学那么多知识干嘛?”这实在是对早期阅读最大的误解。培养婴幼儿早期阅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读书的乐趣,而不是为了教孩子识字和学知识。
让孩子喜欢读爱读的前提是读得有味道,读得有意思,读得有乐趣。
如下面3个小故事,在我们幼儿园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和都喜欢读与此类似的故事或儿歌: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我来讲一个故事
我来讲一个故事
我来讲一个故事
故事是讲一只兔子
故事是讲一只鸭子
故事是讲一只狮子
兔子跑了
鸭子跑了
狮子跑了
故事完了
故事完了
故事完了
这3个小故事只有动物的名字不同,其它文字都是一样,没有任何知识含量。读这3个小故事时读得有节奏一点,每当读到“故事完了”时语气夸张一点并带有一点动作,孩子就会非常喜欢读,短短几句就能激发起孩子的阅读欲望。越是简单易读易记,孩子就越容易建立起兴趣与自信,越读越有味,越读有想读。这就是读书兴趣的培养,读的次数一多,孩子能朗朗上口和脱口而出时,就会建立起读书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能驱动孩子继续往前,象滚雪球一样。还能自然而然的认识“故事、一、二、三、我、一只、小兔子、小鸭子、小狮子,完了”等文字。
阅读中不知不觉能识字和会识字是当今最好最自然的识字方式。
这样的小故事为什么孩子会喜欢,并且易记难忘?什么故事孩子一般会喜欢,并能达到爱读难忘的效果?大家可以把这一点记下来:简单的,文字重复度高的,短小的,押韵的故事,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也越容易从读书中感受到乐趣和形成记忆,不但爱读,而且能背。这也是很多孩子能背古诗、广告语和喜欢唱儿歌的原因,因为古诗和儿歌都是短小的,押韵的。随着孩子读书兴趣的提高,慢慢的就会自然识字,阅读能力逐渐提高后才是学知识,时间一久就会慢慢养成爱读书,每天读书和喜欢求知的好习惯。
关注下一篇《孩子只看图不看字怎么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