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说话

(2022-06-20 19:45:08)
标签:

文化

紫藤

白居易

分类: 散文

学会说话

/韩省华

/韩省华

胡适在文人中是学富36车的,但是他也曾经检讨自己不会说话,1956年,他在台湾参加一位百岁老人的寿宴,说了一句:我祝你活到120岁。不料老人反诘一句:你是算命先生胡适在日记中检讨自己不会说话。

    一辈子只顾读书,忽略了说话,近日友人纠正我许多话语的错误,受方言影响,我基本上混淆着aiei读音。不仅白、北,拍、排分不清,就是眼和爱这样的字也读不正确。人老了开始学说话,却就是长期的习惯注意起来,也还是有些别扭。

   除了学说话,还得注意少说话。要不就失言丢面子。这不,前几天就丢了面子。

    几年前曾经请画家尹舒拉先生为我画过一幅长卷《秦南形胜》,记录我在城固老家的风光,以后就萌发了请不同地域的画家画我工作过的地方的风光。因此几年前邀请和我13年隔壁邻居的蓝志龙先生画一幅菇乡的长卷,前不久他完成了画作,他和我商量题名为《菇源胜景》。6月8号我到龙泉帮助同行完成《灵芝孢子粉培育与采集》的书稿,也挤空画了几张瓷盘,6月11号返回杭州经丽水途中,蓝兄邀请几位丽水的同行同揽此卷,品赏庆元县从百山祖、龙岩村,经松源河,绕菇神庙,汇兰溪桥水库到县城的香菇发源地之景致。因为此图为蓝志龙先生为我所绘,难免评画论道几句,也因为自己也画画,也写过一些美术评论就忽略了场合而夸夸其谈。

    品赏画作是在丽水一家叫做香轩的知名文化公司。来的书画家中有一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女性画家,一定拉我评点她的画作。这位老师在这家画廊里挂着的是两幅紫藤和一幅柿子的花鸟画作,总的当然还好,布局,运笔,韵味均可,既然是点评,不免指出紫藤的荚花(豆科植物的荚花都得第次开放,颜色也渐次艳丽)的画法中对于粉和玫瑰红及花青等调色的技巧。在看到一幅紫藤的题款时,与画风差别大,字,好于画。画家确认后,我指出题款字虽然很好,但是内容未必恰当,此时已与其他书画家走在一起,我说到题款须与内容相配,最好明白文字内容,即说到画上的题字:藤花紫蒙茸,.....,不料题此款的书家在场,立马上去再看,下来就指出我念错了:“不是紫花紫蒙茸(他将第一个字误我读为:紫)这是白居易的诗。”随即走人,话头一转,我只好诺诺地向蓝兄和招待的东家道歉,敬请理解。随同一行的朋友似乎也没有面子,批评我不恰当的点评。

    确实,我不会说话了,不会恭维和捧颂同行。

    检讨自己不会说话。但是,也有必要将那天要说的话说完,文艺批评没有了是当今书法、绘画,文学等等不能够前进的原因,和谐之中的低俗和粗劣充斥了文化和文艺领域,也使大众的审美观念降低。

    话说回来。

    紫藤是我国古代园林中最早被利用的植物,它能够被认为曲折缠绕,随建筑物或高大树木攀援,蝶状的豆荚花絮由大到小,一串串地招人喜爱。遒劲绕旋的腾也是国画家表达笔墨韵味,力道的好素材。因此,花鸟画家大多都会以此作为题材入画。

    紫藤也是诗人们抒发情感的题材。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李白被贬夜郎(贵州正安县),路过广西藤县白藤山后住在贵州夜郎写下了“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的诗句,紫藤缠挂在入云的大树上,花蔓在阳春里,叶间有鸟儿的欢唱,阵阵的香气吸引着美女留恋在花间。显然李白所颂的是野外的紫藤。

     紫藤生命力强,容易栽培,骨干嶙峋,附柱攀缘,花枝缭绕,柔韧垂美,可以做为洞天之景布置,也成为唐朝寺庙的。紫藤的被引入园林和寺庙是否因为李白的诗不可而知,但是到了白居易生活的年代,紫藤则被作为园林的常见景观植物被移植栽培,成为名贵。他被周姓的判官请到自家园中观紫藤写下了: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

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周判官知道白居易喜欢花,特地拉他到陈家花园看紫藤。陈家是高官富豪,园林里壮观的万朵紫藤花正繁盛开放如果不是周判官邀请,我白居易是肯定看不到这次齐妍之美的。赞美之中对邀请者表达了一点自己的傲气,。

    文人对于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也会形成偏见。由此,白居易一生还写了几首关于紫藤的诗,都是对紫藤的贬义之词。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紫藤看起来蒙蒙茸茸,青叶扶疏,都说它颜好色,可是它的害大于好,紫藤花为,唐朝开始这是高贵色彩,天上紫微,人间紫禁,一定品级的官员才能穿紫袍,堪比之风由此而兴它是藤蔓,需要缠着大树或者建筑依附生长。表面看柔柔弱弱,楚楚动人,实际它则生长迅速,会把附着的树木缠死,就像皇帝身边甜言蜜语的小人,皇帝看到他顺心顺眼,明知是祸害也不忍心诛伐;紫藤又像是有妖艳而有心机的妇人,迷惑丈夫,最终却是将丈夫害死。所以无论与国与家,都要警惕像紫藤那样的人,如果不早些晓得它的弊端,等它势力大起来,清理可就麻烦了。

    白居易针对他那个时期的奢侈之风阿谀之风,将紫藤所有的美,都斥之为害。他承认紫藤花的漂亮,但是他看不惯的是依附、攀比和浮夸

白居易《伤宅》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凊,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白居易冷那些花费百万在回廊种植紫藤,道路旁种满芍药,建造栉比连栋的豪门大宅。主人十年做大官,怎么这么有钱,家里吃不完腐肉,存有绳子都烂掉的。谁能够告诉我,他们如此攀比享受,难道不晓得穷苦人家饥寒的生活白居易对刻意追求富贵时尚奢侈生活的批判是深刻,就是紫藤花再美,被这些人拿来炫耀,也就失去了高贵的意义。

   白居易还有一首《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是写给去外地就职的元稹的:

慈恩春色今朝尽,日徘徊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他们两人经常来慈恩寺。又一年三月,如果元稹在,他们一定相伴而行,但元稹调到其他地方去了,白居易徘徊在慈恩寺门口,在西的黄昏中看着紫藤花,惆怅好友不再如同春色不再

    白居易是否定紫藤花的,但是他的“紫藤花下黄昏”,却意外地成就了日本紫藤花的审美。日本追慕唐朝的繁荣昌盛,又喜欢白居易的诗,于是连同紫藤和白居易的诗都复制到了日本。《源氏物语》就有紫藤花与黄昏的描写,闲愁万种的宫廷女带着暮春的忧伤黄昏的紫藤花下扶疏。

    上千年了,尽管紫藤花不被白居易喜欢,却为大众接受,作为庭院城市的绿化植被,能净化空气,形成景观遮阴也愉悦壮丽的紫藤花荒年也是好的食品,现在也可以作为偶尔的品味食蔬。

紫藤也是美术家常常入画的体裁,缠绕虬劲的藤干,阴郁密闭的叶子,渐次开放且渐次色变的蛱蝶花絮是招人喜欢的。我提出的问题是,题画的诗词和句子要理解其原本的意思。否则就有吞食苍蝇的腻心感。

还是王冕说得好:松柏引藤萝,反被藤萝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