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问答: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和同学交往

(2014-01-06 10:16:17)
标签:

教育

家长问:

老师,您好!我家女儿今年初二,平时我们是和老人一起住,家人都比较宠爱她,因此从小就比较任性。现在女儿在学校和同学及老师的关系都处不好,她非常的不开心,并且还影响了她的成绩,我们非常着急,但不知道怎么办,请老师帮帮我们。

亦君工作室答:

    家长,你好!我们在日常的咨询中发现很多同学学习成绩不好,都不是他们的智商或学习能力问题,大多数是其他原因,如同学交往、情绪处理、坏境适应等等。

    缺乏共处能力是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使孩子变得自私,从不知为别人着想。他们大多任性骄横,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也不懂得尊重别人。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没有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导致与别人共处能力的缺失。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1、让孩子多参与群体活动,为孩子提供交往机会

    让孩子更多地和同伴一起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这有助于孩子在合作与交流中调整心态和取长补短,而不要干什么都有父母陪着。可以和邻居家的孩子互相串门,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带孩子参加合适的集体活动等等。这样可以满足孩子渴望交往、渴望得到他人接纳和认同的愿望。

2、在交际中学习交际

    当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矛盾时,家长应告诉孩子,与人交往要谦让、友好,要宽以待人。当孩子的朋友来访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招待客人,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交往的技能。家长要告诉孩子,对朋友要少索取,多付出。要经常想到帮助朋友,而不动不动就要求朋友帮忙。对朋友不能求全责备。不管是谁,都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朋友的优点,宽容朋友的缺点,这样朋友之间的友谊越深、越牢固。

3、引导孩子交“异类”朋友

    在选择朋友的问题上,一般都乐意寻找与自己年龄、性格、志趣、经历、学识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相同或相近的人做朋友。确实,交这样的朋友容易找到共同语言,意见也容易一致。但是,从有利于孩子全面成长的立场出发,这样交朋友局限性较大。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大千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们,如果孩子总是跟自己相同或相近的人在一起相处,今后面对纷繁的社会,孩子会觉得难以适应。当他们遇到与自己性格、志趣不相同的人,与这些人相处,他会感到别扭,甚至还会发生磨擦和冲突。

4、让孩子参与一些文体活动

    热爱文体活动的人,往往也是社会交往中活跃分子,什么文体活动也不爱好的人,往往也在社会活动中受冷落。我们常常看到,喜欢跳舞、唱歌、打球、下棋的人,往往有较高的“人气”。如果孩子多一些文体爱好,就可能在社交中增加人际吸引力。

5、让孩子多留心周围的人和事

    家长要询问一些与孩子有关的人和事,要孩子对同小组、同班级、同年级的同学多予关心,多留意周围发生的事情。这样会养成孩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孩子就会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6、当孩子与朋友发生纠纷时,家长不能偏袒孩子

    当孩子同学纠纷时,家长不能代替他们去处理矛盾,更不能充当孩子的保护伞,一味袒护孩子。应该鼓励孩子独立去处理问题,化解矛盾。孩子之间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争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许过不了多久便会言归于好。家长的介入,有可能反而把事情弄糟。况且,孩子经历一次纠纷,孩子就多一次体验,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周满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