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续的童年创伤

(2009-12-03 07:51:27)
标签:

家庭

创伤

女儿

语言暴力

育儿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爱的教育

延续的童年创伤

刊登于 2009122《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莹是一位十岁女孩的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从女儿出生,她就辞了工作,一心一意照料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行为习惯,脾气性格的培养,方方面面都十分操心。她最大的心愿是给女儿一个幸福的童年,培养出一位出色成功的孩子。可是,令她感到很受伤的是,读小学四年纪的女儿既不快乐也不出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上跟母亲越来越疏远。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咨询中发现,莹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她心目中的“给女儿幸福”就是自己不工作,时刻让女儿处在自己的监管之下。她操心女儿的一言一行,稍不满意就严格纠正;她非常在意别人对女儿的评价,听到不称心的话,就回家对女儿发脾气。莹说,随着女儿的长大,自己的脾气是越来越急躁啦,她知道对女儿说的话有时太刻薄,看到女儿泪水盈盈的样子也心疼,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注意到莹指责女儿的话非常尖刻,经常带有严重的人格贬损,对一位只有十岁的小女孩来说,其实是一种“语言施暴”。

当问起莹自己的童年生活时,莹的眼眶里立刻涌现出了眼泪,原来莹的童年有个严厉又追求完美的父亲,军人出身的父亲在家中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是家中绝对的权威。两位哥哥经常被父亲用皮带抽打,莹虽然是家中最小、又唯一的女孩,但做错事也绝不轻饶。莹的记忆中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八岁时,因为贪玩弄丢了书本,被父亲用皮带抽得满地打滚求饶的情景。莹说自己小时候非常努力,只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可是,虽然莹后来考上了名牌大学,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找到了出色的老公,生了可爱的女儿,至今却从没有得到过父亲的一句赞扬。所以莹才非常在意自己的女儿,情愿辞了工作,也要给女儿一个幸福的童年,谁知结果却如此让她伤心。

按照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依德的观点,每个成年人的精神创伤都来源于他的童年时代。对于莹来说,童年时候父亲的暴力是她心灵中长久的伤痛,虽然她现在已经长大,父亲的暴力再也伤害不了她,但她,却因为童年的创伤经历,对着自己的女儿,不自觉地重复着当年父亲的暴力行为,只不过,暴力的形式从毒打变换成了语言。而对于十岁的小女孩来说,语言暴力对她精神、人格和心灵的伤害不亚于肉体上的疼痛。因此,对于莹来说,首先需要的,是通过心理治疗处理自己的童年创伤,只有放下自己内心对父亲的恐惧、委屈和怨恨,建立起与自己父亲精神上的链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妈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