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的距离

(2009-09-10 08:06:11)
标签:

亲子关系

爱与距离

育儿

爱的教育

爱的距离

刊登于2009年9月9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娟是一位初二女孩的母亲,最近心情沮丧,整天失魂落魄的,好像丢失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事情的起因在三个月前,当时娟偶尔发现女儿写字桌的抽屉中有本上了锁的日记本,便问女儿有什么秘密瞒着妈妈,要女儿打开来给妈妈看看,谁知从小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女儿却无论如何也不同意,还态度强硬地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用做什么事都告诉妈妈。娟当时就有一种失落的感觉,自己十几年呕心沥血养育的女儿,还没真正成大,就突然跟自己生疏起来,这么多年被女儿依赖、崇拜和信任的关系,突然之间有了改变,还真让娟一下子无法接受。

华是一位高一男孩的父亲,前几天在一场亲子沟通讲座结束后,特地留下来咨询自己与儿子的关系问题。这位父亲发现以前还算听话的儿子突然变得倔强起来,在家经常与母亲顶嘴,嫌母亲话多罗嗦;对从小崇拜的大学教授父亲也爱理不理的,有时还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父亲觉得自己在儿子面前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内心十分焦虑和不安。

对于亲子关系紧密型的家庭来说,青春期孩子突然出现的“疏远”让父母非常不适应。习惯了与孩子“零距离”的父母不能容忍孩子有自己所不知道的“秘密”,他们把孩子开始出现的保留自己秘密的行为,当成是孩子对父母的“背叛”,千方百计干涉孩子的行为,希望还能像孩子小时候一样,随时随地掌握孩子的动态,知道孩子在与谁交往,内心有些什么想法。而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干涉,却常常引起孩子激烈的反抗,从而造成家庭亲子矛盾。研究表明,这种过于紧密的亲子关系其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内心萌发的自立萌芽,因为过多受到父母的压抑而得不到成长,养成依赖父母的惰性,索性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父母定夺,造成了孩子的无能;还有的孩子,把受到父母干涉的自立的能量,化为对父母的报复,导致了逃学、家庭暴力等问题行为的出现。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相信孩子、为孩子腾出能够走向自立的“爱的距离”。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更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主动帮忙,更不干涉孩子;而是默默地守候在孩子的身边,静待孩子主动求助后,再全力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帮助。同时,父母还需要处理好自己内心对亲子分离的焦虑情绪,明白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的人生,懂得适时放手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