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砸东西的"小魔女"
(2009-09-10 07:54:04)
标签:
育儿教育小魔女脾气情绪 |
分类: 爱的教育(新民晚报) |
爱的教育
爱砸东西的“小魔女”
刊登于2009年8月19日<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竺是个初二女孩,正处于青春期的她,长得亭亭玉立,外表看上去文静又秀气,十分讨人喜欢。妈妈却说,女儿心情好的时候,挺可爱;可是一旦发起脾气来,却是个十足的“小魔女”。女儿发脾气时喜欢砸东西,越是危险易碎的东西她砸起来越起劲,而且砸的时候谁也劝不住,甚至不劝还好,越劝砸得越厉害。每次女儿发完脾气,灯具、瓷器等总是要被砸碎几个,家中一片狼籍。虽然脾气过后女儿自己也会觉得后悔,但一旦脾气上来,女儿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最近坏脾气更是不得了,前几天甚至在学校因为与同班一女同学闹矛盾,动手打起架来啦。竺告诉我,爸爸妈妈年近四十才生了她,所以特别宠爱她。从小在家随心所欲惯啦,一不顺心就喜欢扔东西,扔过东西后感觉心情会舒畅些。小时候她扔东西妈妈不仅不阻拦,还经常鼓励,甚至帮着一起扔,因为这样可以让女儿高兴。可是自从进入初中后,她发现自己脾气越来越坏,扔的东西也越来越危险,以前都是扔扔枕头靠垫什么的,现在觉得扔这些东西不过瘾,非要扔些带声响的会碎掉的东西,如玻璃灯具、瓷器花瓶之类的,才感觉解气。有时她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挺可怕,但就是发起脾气来克制不住。
我发现,竺是因为中考失利才进入现在这所初中的,她内心不情愿在这样的学校上学,感觉没面子,在班级与同学关系很差,与老师也格格不入。在一个遭排挤的环境中学习,让她内心充满了委屈、愤怒和受挫感,情绪长期处在压抑状态,自然就容易经常发脾气。问题在于她发脾气的极端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小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3—5岁正是孩子学习辨别和管理情绪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有强烈的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悲伤、失望时,父母有责任教导他们,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表达和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负面情绪让孩子感觉不开心,但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他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与他站在一起;所以,父母倾听孩子表达负面情绪,可以帮助他们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找到处理情绪的合适方法。竺的父母在女儿学习情绪管理的关键时期,支持了孩子扔东西来发泄负面情绪的行为,让孩子错误地认为扔东西就是处理情绪的最好方式,这一行为成为习惯,竺也就失去了学习如何放下负面情绪去寻找正面情绪的机会,也没有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生活中的挫折,以致造成了现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