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际遇非常奇妙。与谁相遇,在哪一天相遇,或许命运在冥冥之中都自有安排。
——摘自《卧底》
http://s4/mw690/001s3Pr8gy6H6ejtSwP53&690
( 雅妤在郑州购书中心签售)
http://s10/mw690/001s3Pr8gy6H6en4xsde9&690
(雅妤与碎碎在回答读者提问)
http://s14/mw690/001s3Pr8gy6H6eoy0rP6d&690
(左起:青青、碎碎、雅妤、绿萼)
http://s5/mw690/001s3Pr8gy6H6eqxuBe54&690
(雅妤与我省著名作家乔叶)
人与人的缘分,有时真是奇妙。
我与《卧底》的作者雅妤、责任编辑碎碎都是好朋友。说起来,我还是雅妤与碎碎这对“强强美女组合”的“红娘”呢!
与《卧底》责编碎碎的相识,很有戏剧性。2007年7月,有一天我浏览《大河报》时,看到一篇《在中国发生有质量的艳遇,好难》的文章,是一个叫“碎碎”的人写的,从名字上看应该是个女子。在网上搜索,果然看到了碎碎的博客,我花了一周时间看完了她所有的博文,非常欣赏。那些文字,不是泛泛的叙述,而是往内心深处探索钻研的类型,有独特的走向,探索人性背后深不见底的黑暗。我被她惊动,在她每篇博文后面留言,还按照她博客留下的Q号申请加为好友。从她博文里我知道她与我是同行,我甚至开始暗暗揣测,我身边的哪一位女编辑是她?
有一天我在QQ上与碎碎聊天,问她,是不是也在出版系统工作?她说是。我问是哪个出版社?她模糊地说,某社。我说:我的第六感很敏锐,我能在某种场合闻到同类的气息。如果有一天我们共同参加某个活动,我想我会认出你来。她发来一个捂嘴笑的表情,说:也许已经见过了。
有一次,我的好奇心促使我点开碎碎博客左侧导航栏里她的一个博友的链接,赫然发现一张照片。碎碎,竟然是,我楼下的同事杨莉!
我愣了半天——红透新浪的名博主,竟然“潜伏”在我们出版社,竟然是我的同事。想起我们一起参加社里的红色旅游时还曾同居一室,不禁拊掌大笑!
与雅妤相识,也是因为博客。
2007年记者节我刚开通博客时,来访者寥寥。在不多的几个访客中,有一个就是雅妤。那时候,我写博客纯粹是因为日常生活太过烦闷枯燥,就想给自己找一个出口,让灵魂透透气。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写着,更新也不及时,有时候甚至都不想写了。雅妤每一次的来访和留言,成为我写下去的力量。我俩在博客里相互串门,互相点评,博客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彼此的一条通道。从博客里我知道,雅妤生活美满,有一个疼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她曾经当过记者,做过银行高管,后辞职回家当了全职太太。
2009年,雅妤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海棠之恋》出版(再版时更名为《一个人的倾城之恋》),我读完后,深为感动,写了《花忆前身,斜插海棠》的书评,被豆瓣等一些网站转载。
2011年春天,雅妤告诉我她遇到一个奇异的女子,准备以这个女子的经历写一部长篇小说。我们俩甚至在QQ里讨论小说女主角的名字。她把写好的每一个章节贴在博客里,名字叫《和阿娇一起尖叫》,这就是《卧底》的前身。
雅妤写得辛苦,很累,写不下去时甚至想要放弃了。但她终归是熬了过来。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识,其实有一条隐秘的线。在雅妤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我曾推荐她看碎碎的博文,她立刻被碎碎灵异犀利的文字吸引。写第二部长篇小说期间,她与碎碎已经成为博客老友了。
《和阿娇一起尖叫》完稿后,雅妤把它送给碎碎看。碎碎为雅妤申报了2012年度的选题,取名《女卧底》。此后,雅妤与责编碎碎经过将近两年的商议、切磋、修改与编辑,终于完成了《卧底》的出版工作,达成了一次与读者之间的深刻交流。
从碎碎手中接过《卧底》连夜捧读的时候,我承认,我被这个故事惊到了。整个人沦陷在小说情节的深渊里,与陈娇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不能自拔——这是一次脱离世俗规则的人生历程,一场不合乎秩序的爱恋,一次孤立的“叛逃”和出发。在雅妤制造的场景中,陈娇在我面前呼啸来去,以凌厉的姿态嵌入我的内心,颠覆着我对这个世界的想象。雅妤用独特的架构,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世界。
女特警陈娇的故事令人唏嘘,但还不仅仅如此。作者的笔力所呈现的,是那些表象背后的深意,那种斑驳的无法追想的因由。雅妤笔下展开的女特警的生活,让人感觉自己身边的一切都不可小觑,机关四伏——当我读完这部长篇小说的最后一页,直觉得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都耐人寻味,风吹草动都意味深长。这种极具智性的书写,有着令人惊讶的赤诚,它在自审与他审的交融中,实现了与不安灵魂和跌宕人生的深度遇合。
安妮曾经说:“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各自粉饰的外表下有千疮百孔的人生和一个暗黑的深渊。如果你了知这些,你不会觉得自己特别,也不会觉得自己无辜。”
然而,当你看了《卧底》的结尾,那个为了国家牺牲青春与爱情,经历过极度奢靡生活的陈娇,在一个偏僻的村庄,穿一件破旧棉袄,手冻得通红,满面沧桑,神情淡然,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时,你会感到繁华背后那让人悚然心惊的荒凉;你会觉得这世间最大的善,是深知悲伤和痛楚,经历无助和彷徨,依然守住的初心,和眼睛里的清清楚楚。
有些人血里有风,与生俱来的宿命感决定他(她)们是不能按照正常人的轨迹生活的。雅妤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海棠之恋》里的海棠如是,《卧底》里的陈娇如是,甚至《卧底》的作者雅妤亦如是——她在《卧底》的楔子里写道:“这部小说是对像我这样过着平淡无奇、内心却向往着狂暴生命景象的女人,在写作中完成的一种想象性满足,我需要在这次写作中,完成自我的一次蜕变。”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当全职太太,也可能是当特警;可能是搬一座山,也可能是写一本书……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里的那种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青春终将腐朽。人世终将腐朽。而命运带我们去往何处,你我无法确切知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过程记录下来,在生命被岁月消磨之后,回眸,让自己在文字中,再活一次。
http://s1/mw690/001s3Pr8gy6H6eguTN610&690
http://s8/mw690/001s3Pr8gy6H6ehhI3537&690
http://s16/mw690/001s3Pr8gy6H6ei1qof9f&690
http://s10/mw690/001s3Pr8gy6H6eiK4hb2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