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经·系辞下》第二章

(2022-03-15 21:43:32)
标签:

读书

文化

杂谈

分类: 原创

(二)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译文】太古时代,包牺氏君临天下,向上观察天上的星象;向下观察地上的万物,观察鸟兽的皮毛纹理,以及大地的各种物产,近处取法人体的形象,远处取法万物的形象,于是制作出了八卦,以此沟通神明的德行,比类天下万物的变化情形。包牺氏用绳索缠绕捕兽的网、捕鱼的罟,教导人们用来捕兽捉鱼,也许就是取法于离卦的卦象而来的。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译文】包牺氏过世之后,神农氏共推为主,他砍下木头削制成犁,把木棒揉弯做成犁柄,耕田种地就很便利了,再教会天下人使用,这大概就是取法于益卦的卦象而来的。规定正中午是买卖的时间,招来天下民众,聚集天下货物,人们相互交换、互通有无。然后各自散去,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许也就是取法噬嗑卦的卦象而来的。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译文】神农氏过世之后,黄帝、炎帝、舜帝前后共推为主。他们通达事物的变化,使民众快乐而不劳倦,用高明神奇的方法教化了万民,使民众得到更多更大的便宜。《易经》的道理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长久。黄帝、尧帝、舜能遵循这一原理,所以自会得到天的保祐,吉祥而无不利。他们不必辛劳奔波,垂衣拱手无为无作便天下大治,这大概是取法乾坤两卦的卦理而来的。将树木挖空做成船,削木制成桨,船桨的便利在于渡过原本无法通行的河流而到达远方,使天下得到利益,这一发明大概是取法涣卦而来的。穿牛鼻而将牛驯服就能牵引重物,骑上马就可以到达远方,从而使天下人得到便利,这大概是取法随卦而来的。设置多重的门并敲击木铎巡夜,以防备盗贼侵入,这就是取法于豫卦而来的。切断木头,制成杵,在地挖洞做成臼,臼杵的便利,天下万民都得到了益处,这大概是取法小过卦而来的。将弦索装到木条上制成弓,把木头削成箭,用弓箭的威势,来威慑天下的恶人,这是取法睽卦。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译文】上古朝代人们的冬天住在洞穴中,夏天露宿在野外,后来圣人教人民建筑房屋居住,上有栋梁,下有椽檐,以遮风避雨。这是取法于大壮卦。上古时代埋葬过世的人,只用木柴厚厚地覆盖,葬在荒野中,不建造坟墓,也不植树,服丧也没有一定的期限。后世的圣人教人民用内外双重棺椁来代替,这是取法于大过卦。上古没有文字,先民们靠绕绳来记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世的圣人发明文字,用文书契据来替代结绳,官吏用来处理政务,民众也用它来查考的依据。这是取法于夬卦。


阅读笔记:

   这一章,相当于一篇上古小历史。

  第一:包牺氏,就是伏羲。讲的是伏羲创立八卦。南怀瑾老师说读庖牺氏,是四声pao,而王天下的王是文化的兴起和文字的开始。

         中华文化怎么兴起的呢?

        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八卦是中国文字的开始。

        什么是神?上下四方通达。

        结绳记事,网兽罟鱼,都取自离卦的智慧。

        ?????

第二:神农氏。

          发明农业,以农立国。用益卦表示。

          以后有了商业,日中为市。这是噬嗑卦来表示。

         到此,还是文明的发展,还不是文化。

第三:黄帝尧舜时期。垂衣裳而天下治,取自乾坤。

           社会结构又变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要跟着人的需要而改变,这就是“宜”。所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第一等人,预判变,带着人变。第二等人,应变。第三等人,固执不变还要骂别人变。

          所以,我们要随时变,才能自助者天助,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千万不要等靠要。

第四:善于借助舟船致远,水上交通让文明又进一步。取自涣卦。

          善于借牛马负重,取自随卦。

          重门击柝,防坏蛋。文明发达了,坏蛋也就有了。取自豫卦。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这是人类欲望的发展,不再满足茹毛饮血,而是要烧烧烤烤了,小过卦。

        更进一步,弓箭的发明,这是说人富足了就开始战争了,暌卦。暌卦,暌违、矛盾、违背。就像夫妻反目。孔子说,进步的社会永远是暌违的。富足了会战争,战争会导致贫穷。

    再有,从穴居到楼宇,人是越活越舒服,大壮。

    最后,人死了,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变成了棺椁而葬,孔子反对厚葬,这已经是大过啦。

    总结:结绳而治被书契代替,好还是坏?社会的发展好还是坏?这是个哲学命题。取夬卦,好像不是什么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