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 覆 爱 情
(2011-05-18 09:24: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说评论 |
——读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身份》
1996年秋,米兰*昆德拉用法语向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老少恋的爱情故事,一个极富启发力、又极具冲击力的爱情故事。而且还用了悬念——他一向极不注重的悬念,加之,他在行文时能沉得住、静得下,故事就极可读也极耐读了。
这就是他的小说《身份》。又是一个极富形而上意味的名字。
故事起因于诺曼底海滨。女主人公尚塔尔发现男人们不再回头看她了——对女人来讲,可能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事,莫过于此了。她痛苦而忧郁地把这一发现告诉了情人让*马克。而让*马克在海滨寻找尚塔尔时,明明追撵上的是尚塔尔的背影,转过脸来看他的,却是一个陌生的老女人的脸
这本小说延续了昆德拉小说一贯的风格,注重于发掘和表现人物内心一瞬间里,稍纵即逝的感觉和意念——而作品意蕴的拓展和增厚往往就靠这些感觉和意念来实现。作品的诗意也由此出来了。读他的小说总让人感觉有一层淡淡的、透明的东西氤氲在文字表面,是那种忧伤的、却又深沉的东西。
跟他的其它小说一样,这本小说也同样具有模糊多义性,读完之后,你能想到关于人性、关于遗忘、关于背叛、关于身份等等很多东西。但最震撼人心的或许还是关于爱情——昆德拉似乎在颠覆爱情:在神圣的爱情里,你,这个我心目中的唯一,或许已不是原本的你了;或许只不过是无数个异性里的、跟我似无关联的一个了;或许你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幻觉。总而言之,你对我已经无意义了。而我,唯恐你在我视线里消失的人,可能正被意外的爱情(外遇)激动着,也就是说,我跟任何异性都有可能有所谓爱情。这分明是一种灰飞烟灭的感觉。这种感觉把爱情从崇高的殿堂里拉了出来,让爱情面目全非、面目模糊、甚至面目可憎了。
很显然,在这本书里,昆德拉延续并发展了他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爱情主题:爱情是轻飘失重的东西,俩人的结合是一系列偶然的结果。一句话,爱情里不谈唯一。
想来昆德拉这样颠覆爱情,是有其哲学基础的。萨特认为,人是不是其所是(意指过去)和其所不是(意指未来)的一个存在。简明点说,人的本质是变动不居的,正是因其变动不居,而使这个人在现在就有多重面孔或者身份。
总之,昆德拉在这本小说里,又颠覆了一座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