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930
  • 关注人气: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海音:创伤心理动力学

(2023-07-30 10:27:51)
标签:

健康

情感

情绪

心理

育儿

分类: 团体活动

克莱因指出

创伤事件的本质随幻想运作,受到好的客体也受到坏的客体的影响,遭遇创伤之后的理解关键看原来客体的经验好不好。


张海音:创伤心理动力学

 

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中,可以把创伤事件想象成被一个原本保护、涵容和爱他的客体抛弃,接着是感到被有害且具有恨意的坏客体支配。创伤会让人回到无法整合的状态--全黑全白或分裂,会让人退行,防御机制会退回到原始状态。婴儿感到周围一切都是不可控的,都是危险的。防御机制是为了让我们保持平衡,不像成年人那样整合,翻脸不认人最轻松。

 

如果在自我已自行建构完成之时失去了好客体,却没有机会哀悼好客体的失去,人格会逐步退化。PTSD病程长的人人格就改变了,从此一蹶不振,比如梅超风,为情所伤,从此性情大变。人格改变,整个防御都退行了,这涉及哀悼,但哀悼很沉重,非常难完成,不是我们想要开始重新生活就可以做到的。哀悼涉及对原来所爱的人的背叛。“我不再是从前的我,我的生活已经支离破碎。从前子女们对我而言是快乐的源泉,现在却成了我的梦魇。现在生活对我已不再有意义”。当你面对一个失去孩子的绝望老人,你会觉得说什么都是无力的。

 

不能恰当哀伤,攻击就会指向自己,变成抑郁。哀伤是个人成长的一段历程,个人要承受很多东西。我们希望不要长大,但是我们不得不长大。哀伤不会因为压抑与逃避消失,没有痛苦过就不会有力量,你不可能当丧失没发生过。追悼会我们都参加过,很多人在一起表达情绪,让情感能量流动,大家共同支持,度过艰难的时期。用仪式完成一种告别,重要的人要见最后一面。见最后一面很痛苦,但只有经历过,才能跨越,才能谈论,否则碰都不能碰。我们强调体验这部分,体验这部分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自我功能,还要有一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帮助受创伤的人表达、体验丧失。


张海音:创伤心理动力学

 

现在,我们越来越接受痛苦被充分表达。以前我们鼓励坚强,是因为条件太艰苦了只能坚强,来不及痛苦。有的人在公共场合哭不出来,他非常强调自我掌控,不会轻易在人前流露情感,我们要尊重他维护自尊的方式;有的人可能非常疏离;有的人可能情绪非常激烈,激烈情绪如能宣泄,对于跨越创伤有帮助,但不能强求。一个人也不能一直沉浸在创伤中,这会影响正常生活,最好有个时间限制,一般是一个月。

 

如果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经历,心理咨询又有何帮助?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将癔症性的悲伤转变为正常的难过,那么就很有帮助。这也是一个哀伤的过程。哀伤和修通都涉及逐渐减少对深爱的、已丧失的亲人的思念。遗弃以往的自我观点和关系模式需要时间。通过哀悼旧的东西,自由地获得新的起点。我们不可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只能成为更深刻、更完整的自己。

 

--摘自《张海音心理咨询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