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到烦躁、焦虑?当心是“心理中暑”!

标签:
健康情感情绪心理育儿 |
分类: 抑郁焦虑 |
每当高温天气来临,炙热的体感总是让人难以忍受。甚至有些人会变得异常暴躁、爱发脾气,看谁都不顺眼。
情绪烦躁:常常觉得心烦意乱,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别人发火;
思维紊乱:难以静下心来思考,记忆力下降,容易忘事;
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对亲人都缺乏热情;
行为失控:火气大,容易与别人发生摩擦,同陌生人之间的纠纷更易发生。
那么,“心理中暑”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
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
01清淡饮食,充足睡眠
注意饮食调整,多吃清火的食物、多喝清火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起居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02合理安排生活,适当运动
避免在最炎热时外出,注意室内、室外降温;也不要在封闭空间待得过久,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03及时自我调节,自我放松
心烦意乱时可以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者做些想象放松训练,静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想想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长时间感到烦躁、焦虑、不舒服,甚至出现抑郁、躁狂、幻想等症状,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