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类人,会累一整年,还没钱!

(2023-01-13 11:28:12)
标签:

健康

情感

情绪

心理

分类: 心灵保养
我突然发现,已经好多年没定新年目标了。

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每逢年初,我都会写下一个个“宏图大愿”,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脱胎换骨。但到了年底,一个个目标,会变成一个个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这类人,会累一整年,还没钱!

说起来讽刺,原本定目标是为了让生活变好,但结果,却让自己陷入被打脸的自责与痛苦之中。于是我总结出了一个方法,就是:不定目标。

当然,这话半开玩笑,也半认真。从事心理工作至今,我有一个特别的发现:一些人越活越糟,不是因为没有目标,而是因为,定下很多不适合的目标。

当人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不仅会生活节奏打乱,还会把精力耗尽,继而陷入挫败之中。

新的一年里,我想通过两个问题,帮你识别「不合适的目标」,及时放弃它们,你才会过得更好!

01

你的目标是让自己变好?
还是让别人觉得你好?
 
你或许会疑惑:定目标,是为了让自己变优秀,这明明百利而无一害呀!

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容易被“变优秀”所诱惑,看到身边和网上各种厉害的人,会误以为,只要把ta们的生活复制到自己身上, 一切就会变好。而事实未必如此!

2022一开始,好友小婕便应邀请,加入闺蜜制定的“自我提升计划”,计划内容非常简单明了—— 在这一年里,瘦20斤,看50本书,学习投资理财,争取年底月入过万。

小婕原本是佛系的个性,但闺蜜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她极力鼓励小婕:“你看,孩子都上幼儿园啦,你天天在家坐着也发福了,该行动起来,让自己变优秀啦!”一边说,还一边给她看网上的健身理财达人发的帖子。

看着别人在变美变富,小婕心动了。于是便答应下来,和姐妹们建了群,每天打卡。

一开始,小婕是满腔热情的,去买书、买运动服,制定每日计划。但,持续了半个月之后,她开始渐渐跟不上了。

一天晚上,小婕去跑步回来,路过了楼下的蛋糕店,心想:最近实在太辛苦了,吃一点应该没事吧?挣扎了片刻,她还是买了心爱的草莓蛋糕。

闺蜜得知小婕的动摇后,继续给她加油鼓劲,迫于压力,小婕也咬牙坚持。但没过多久,她最终还是跟不上计划,选择了退出。

事后,小婕陷入自责之中。在尝试的2个月里,她见证了自己的积极性逐步衰减,从满腔热情到放弃。难道自己真的是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吗?

曾经信心满满要实现的目标,结果却没达成,多数人都会像小婕这样陷入自我怀疑。但这并非是个人能力不行,而是在定目标时,过多地考虑别人的标准。

新年,我们都会希望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什么是“好”呢?

如果对自己当下的生活欠缺觉察与思考,我们很容易就会把别人对“好”的理解照搬过来。然而,当以别人眼中的“好”作为目标,然后为之努力时,我们容易体验到:这件事对我而言,好像并没那么重要。

这时候,我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幅降低! 类似的情况,生活中也常会见到。比如,有人习惯在目标里,刻意追求某个数字——

我要在一个月里看5本书。

要每周跑10公里。

要让收入翻一倍。

不妨问一下自己:设置这个数字的依据是什么?是真的自己想要实现的吗?还是想要向别人证明“看,我很努力,我很好!”

所以,这表面上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好,但本质上却是在取悦别人,让别人对自己满意。

像这类目标,是无法与内心的真实需求匹配上的,因此,也难以激发人的动力,往往坚持不到最后。

这类人,会累一整年,还没钱!

02

目标是让未来更有计划?
还是在表达对自己的不满?
 
看到这,你或许会说:可有些目标,就是我心里想实现的,为什么还是做不到?难道不是因为我差劲吗?

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你在定目标时,是为了让自己变好,还是在向自己表达不满?

我的一位来访者君君,每次督促女儿写作业时,都会忍不住大发雷霆。因此在咨询中,她总是说:“从明天开始,发誓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再发脾气!”

但当我问她“是否有把握实现这个目标”时,她又总是摇头,表示自己做不到。

这看起来很奇怪,君君心里深知自己做不到,但依然会定下这个目标。

那是因为,此时她考虑的并不是让自己如何有步骤地改变,而更多的是在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因为发脾气,女儿害怕她,丈夫嫌弃她,君君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身边的人。也因此,她对自己的厌恶与日俱增,甚至深深地痛恨自己,为啥老改不掉脾气。越是这种时刻,人就越容易去定一个高得离谱的目标,以此来“惩罚”糟糕的自己。

类似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在自我嫌弃情绪之下定的目标,常常是生硬且不考虑可行性的,它的目的是试图消解对自己的不满,比如——

我最近吃得多胖了2斤,因此,我对自己很不满意,需要迫使自己跑个10公里,才能缓解自责之情。

我现在赚钱太少,这实在太没出息了,所以得要求自己在半年内把收入翻一倍,我才会停止嫌弃自己。

这些目标的另一面,是对当下自己的苛责与嫌弃。并且你会发现,这些目标大部分都无法实现,一旦做不到,人的自我嫌弃又会变得更加强烈,于是又会忍不住定下更高的目标。

这就好像处在一片沼泽里,不断地挣扎耗费着力气,最终也无法让自己真正变好。 

而一个有效的目标,其实是给自己的成长之路,划分成力所能及的阶梯,让前进的每一步能够有着力点,一点点往上走。

以上,就是两种常见的「无效的目标」,它们分别基于「别人的标准」,以及「对自己的嫌弃」而生。

那么,一个有效的目标,该是怎样的呢?

这类人,会累一整年,还没钱!

03

选择一个目标,
本质上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合适的目标,首先要符合一个特点:不割裂。

刘德华在歌曲《恭喜发财》里唱道:“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这句话,精炼地反映了人们在许新年愿望时的心态。

我们容易留意到一个目标带来的好,却容易忽视了它背后需要付出的代价。像瘦身变美,收入增加,这都是我们能够清晰认识到的“好”。但背后也需要付出时间去运动、阅读。这就像一个硬币的完整两面,无法分割。

所以,“只要美好,不要辛苦”的想法,首先是不真实,其次是实质上是把目标割裂了,注定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人选择了一个目标,实质上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的方式。

当一个人能够实现减重的目标,重点不在于ta给自己安排了多么严苛的减重计划,而在于ta是否心甘情愿地,想要过上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仅仅是渴望好身材,更多是把运动、均衡饮食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瘦下来,只是这种生活方式之下,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同样,一个人能够实现暴富,重点也不是ta定下目标买豪车豪宅,而是ta把创造财富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愿意在平日里花时间学习经营、理财。

这类人,会累一整年,还没钱!

看到这,或许你会疑惑:那这样的改变,需要如何发生呢?

这需要对自己当下生活有充分的觉知,诞生出一种“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心愿。

这个愿望,并非基于外界的喜好或标准,也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想到的,更不是基于对自己的嫌弃而定的目标,而是当一个人,认真体悟自己的生命后,自然而然生成。

好友小音的2022,就是这样度过的......

年初的时候,她辛苦维持了几年的恋爱结束了,同时还经历职场PUA,情绪一度处于低谷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音什么都做不了,每天独自呆在房间里。在封闭自己的时候,她长时间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地闪过感情和工作中,那些伤透她的画面。回忆起这些时,她产生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疼,想到这,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哭过之后,她不自觉地做了一件事——觉察自己的身体。她发现,自己总是缺少力气,肩颈也容易酸痛。小音突然意识到,原来长期的生活压力,已经让自己忽视健康太久了。这时,她冒出了一个念头:我要让身体变好。于是,她开始练瑜伽,待气力慢慢恢复后,她再去做更大强度的运动。

这次的提升计划,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小音说,以前自己总想着做一些能让别人觉得很厉害的目标——比如去混高端圈子,做一些能晒朋友圈的事情。但这次重新计划运动,并不完全出于瘦身、变美,而是基于一个更加朴实的原因——打心底里,希望自己的生命状态变得更好一些。

所以,她并不会执着于让自己体重达到某个特定数字,只是专心把每个动作做到位,感受身体的变化。

这个看似普通的改变就像滚雪球一样,让小音的状态慢慢回升。后来,当她精神状态好转后,决定离开之前的行业,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中。就这样,她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到现在,她已经开启了新的社交圈与工作方向。

小音的改变,是一种对当下自己遭遇的深度觉知与怜悯之后,油然而生的对自己的心疼、还有爱。就像看电影时,见到主人公经历了无比痛苦的低谷之后,作为目睹这一切的观众,发自内心地希望ta好起来的愿望。这样的愿望会与人的内在动力形成深深的联结,让人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力量,去克服困难。

这类人,会累一整年,还没钱!

写在最后 

纪伯伦曾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人生的一切,才真正开始。

我们的生活周围,充斥着太多别人的标准与期待,使得人容易失去了自己的感知与节奏。

但是,我们不必为了让别人觉得好,就把不合适的目标强加到自己头上。当周围的声音越是嘈杂,越要提醒自己慢下来,去聆听内心,感知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创造的生活。

因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完成一件名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