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不断有人“阳”,竟心态崩了?

标签:
健康情感情绪心理 |
分类: 心灵保养 |
随着身边阳性感染者增多,有些人出现了多疑焦虑、紧张惶恐、愤怒暴躁、自卑自责等情绪反应。“没阳”该如何克服负面情绪?“阳了”又该如何主动面对呢?
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是正常现象吗?
面对持续不断的疫情,人们出现焦虑、不安、恐慌等情绪都是正常现象。不良情绪大多来自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反应。有了过度反应,消极、忐忑、暴躁等情绪就容易产生。此时,更需要守护好心灵家园,及时、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或接受专业心理援助。
什么是心理健康?
通俗地讲,心理健康就是能保持对工作生活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能够调节与控制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心境;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其目标是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减缓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等。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做好心理防护非常重要。
疫情优化防控期间,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呢?
正确认识疫情,关注官方信息:
目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给出了相应的居家康复指导,没有基础病的成年人可以参考相应的建议。已经“阳”的朋友参照指南在家安心休养,等待疾病康复。而没有生病的朋友,不必陷入担心自己即将生病的焦虑中,同时请务必做好防护避免感染。
而在储备药物方面,很多朋友可根据指南上的指导用药按需储备,无须大量囤积相关药品,同时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服用药物,不可超量或过量服用药物。而家里有基础病的老人,建议日常一定要规律用药,平时最好能储备一个月的常用药。
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保证每日规律三餐,多喝水、多摄取新鲜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居家办公期间,可以做做家务,和朋友家人聊聊天,读读书,听听音乐,多运动,深呼吸,让自己放松身心、精神愉悦。
不要为自己生病愧疚,也不要因为疑似传染给家人而愧疚
疫情放开后,有些人在感染新冠后会在微博分享自己的“阳康”经历,但也会有个别朋友因为自己生病而愧疚。尤其是有的朋友因为自己是家庭中第一个生病的,后续看到家人陆续生病,会觉得是自己原因导致的。
但实际上,目前广泛传播的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传播力极强,容易引起家庭传播。很多人是无意间被传染,所以也无从追踪传染源,而如果一直在纠结为什么被传染以及是否传染给了家人,可能还影响疾病康复。所以,建议大家在生病后放松心态,家庭成员间也要有更多的互相包容,只有大家互相照顾相互扶持,才能一起获得更快的康复。
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必要时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实际上面对疫情放开,有很多未知数,不少人会有焦虑的情绪,为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的情绪,可用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
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及娱乐,良好的心情能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定期与家人、亲属、朋友通过网络、微信等沟通交流,相互支持,相互支撑。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绪影响,可主动与信任的人倾诉获得心理支持,消除负面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支持。
前一篇:其实想通了一点,就不会社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