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如何“装”进胃里的?

标签:
健康情感心理咨询 |
分类: 心理常识 |
情绪在身体里产生,被身体第一个感受到,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疼痛等身体反应。
有人经常有这些身体反应,以为身体出现了问题,一遍遍跑医院做各种检查,结果身体没有问题。
很多时候,身体不舒服可能是因为有情绪。
真正爱自己的表现,也许就是能够温柔地对待自己的情绪,珍惜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情绪是如何“装”进胃里的?
我们都知道胃里有食物,胃里有情绪的说法却不常听到。
胃里装的,有形的是食物,无形的是情绪。
胃是人体负责接收、消化、吸收食物的器官。
胃接收外来的东西,只要我们塞进嘴巴里的东西,如果没有被吐出来,就会进入胃里。
进入胃里的食物,如果反胃,呕吐出来,表明拒绝、排斥的态度。
如果不呕吐,胃就会接收一切需要消化的东西,包括物质世界的食物,心理世界的感受和情绪。
胃有接收的特质。接收,需要有接收的意愿,有开放、顺从的态度。
如果无法有意识地化解愤怒,或是将愤怒彻底转化成攻击性行为,就会“吞下怒气”。
攻击性和怒气会以胃酸的形式留在身体里,让胃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胃的实际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象征性功能是处理、化解情绪。
胃部出现问题,除了生理原因外,更多是因为没办法好好处理情绪引起的。胃在消化没有咀嚼过的食物和情绪时会分泌很多胃酸,形成胃病。
胃部经常胀气、有胃病的人,除了胃本身的问题外,还可以从自己如何处理情绪入手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吞下了太多无法消化的情绪。
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容易形成胃病
有胃病的人,不能吃硬的东西,流质、煮烂的食物最适合他们。
这些食物的特点象征着攻击性得到处理。
他们惧怕冲突,不愿意与人发生冲突,渴望没有冲突、其乐融融的童年时光。
胃不能承受压迫感,不能受到任何刺激,如过冷过热、辛辣、烟酒等,象征他们不能接受新观念,不能接受挑战,自体脆弱、固化。
有胃溃疡的人,是把不能向外表达的攻击性转向自身,用消耗身体的方式表达攻击。
胃溃疡是消化胃壁本身的结果,就是要把自己消化掉,有活剥自己皮的感觉。这听上去很恐怖是不是?
不流动的情绪,困在身体里,生命逐渐干涸;流动的情绪,向外散发,绽放着你的生命。
让身体与不同的情绪建立连接
患有胃病的原因除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处理情绪、表达情绪的方式。
有时候,身体产生疾病,却无法觉察到,等到严重病变才有感觉,其本质的原因是我们与身体的连接处于一个失联的状态。
让身体与情绪建立连接,可以帮助我们觉察自己的身体、觉察我们的人际互动模式,以便更好地生活。
比如在开心的情绪里,我体验到愉悦、感恩、满足、舒展、宁静、安定、感动等。同样地,如果你体验的是不开心的情绪,在重复播放不开心的音乐里,精细地命名不开心的情绪。
比如在不开心的情绪里,我体验到悲伤、恐惧、无助、委屈、愤怒、惊恐等。在不开心的情绪分类里,选择两种你觉得可以承受、让你没那么难受的情绪,继续动起来。
当你想停下来时,回到呼吸上,缓慢地停止身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