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难以喷涌的是什么?

标签:
阳光心理健康文化 |
分类: 社会心理 |
有个朋友,有长时间的便秘史。为此,她如神农尝百草,试遍各种方法,都基本没有什么用。
她要每隔三四天才想上次厕所,每次如厕必蹲上半小时不止。憋得满脸通红,用尽全身力气,腹中之屎仍纹丝不动。
相信周围有此困扰之人,定能感同身受。只是简简单单想拉个屎,为何如此之难?
这是因为什么呢?
拉不出的屎,可能和无法被言语化的愤怒有关。
有一次,有个来访者说自己这段时间便秘严重。
“我的肚子非常鼓,并且有严重的便秘症状。去医院看,也没啥毛病。开了些泻药,吃了肚子仍然是鼓的。感觉身体里都是垃圾,一坨屎。”
我感觉有些奇怪,既然医院并没发现什么器质性的问题,是否有一些心因性的可能呢?
于是,我让她去感觉自己的肚子,有没有什么画面感,很快她就跟我诉说了自己的画面感。
“感觉自己里面是我自己,外面是一坨屎要把我从头到脚的给吞没了,感觉自己整个都要腐烂了。”
“如果屎会说话,你觉得它会说点什么?”
“你想让我出来就出来?我就是待在这里不出来,我想待到什么时候就待到什么时候。我就是让你肚子里,甚至整个身体都充满屎。”
能够体会到,在便秘的症状后面,有一股很强的对抗和愤怒在里面。
那些愤怒,有些可能是她内在客体的声音(内化的母亲的声音),有些可能是她自己的。
但,因为这些愤怒无法被识别和言说,所以淤积在体内,成为了堆积在腹部的一坨坨屎。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些屎会说话,也许它们正在无声地表达:我要制造一堆屎,给你吃!
自动化营业的假自体
有些时候,便秘还与假自体的调动有关。
有些朋友,对于屎尿屁是一种很放松的状态。
他们可以在亲密关系中,发很多大便的表情包,也可以在喜欢的人面前放屁、或直接表达拉屎的需求,甚至用来进行恶搞。
换句话说,屎在这些朋友那里,是可以被拿来玩的一种状态,很自然也很真实。
还有一些朋友呢,对于屎尿的态度则比较紧绷。比如:“我男朋友在附近,我就没有办法拉屎。”
曾经有个这样的例子。胡因梦20多岁时曾和李熬结婚,但没过几个月,两人便离婚。后来,胡因梦在她的自传《生命不可思议》中写道,李熬特别的受不了她这样的大美女竟然大便有很大一坨而且味道特别臭,他只想接受她才华横溢且美貌动人的一面,却不能接受胡因梦作为平凡真实的女性的一面。
于是,有些人为了担忧拉屎这些“粗俗”的事情,破坏了自己在恋人心目中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他们可能会因为恐惧,而压抑自己的排便需求。
如果人为地压制或者克制它,那是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得不偿失的。
那相当于,放弃自己的真实需求,来取悦和讨好他人的需求。
而这些他人,可能本身就存在在关系中“过度理想化”,"无法接纳不完美”,或者“过于自恋“等问题。
理性层面,我们觉得这事很荒唐。但有些时候,这个过程是在自动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去调动自己的假自体营业,来讨好自己的伴侣或是其他亲密之人。
这种调动假自体营业的状态,可能是源于早年原生家庭的养育中,父母的养育功能有限,孩子为了生存需要建立一个假性自体,取悦好父母来让自己生存下来。
长大以后,这份假自体也会保存下来。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假自体被调动营业时,真自体也会受到打压,各种功能会受到抑制,躯体症状也会相应出现。
便秘,便是表现之一。
拉不出的屎,是对自己的过度控制。
如果父母对儿童的排便觉得非常厌恶,进行严格训练,比如一定要在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孩子才能上厕所,否则就会有惩罚,那也会有一些影响。
那这部分“过度控制”,被惩罚的恐惧等情绪会内化进孩子的心理结构中,人格是更加收缩的、紧绷的,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属于“肛欲期”的特点。
有过度控制欲的父母常常有这六种表现:
1、 自我感动式牺牲
2、 必求回报式付出
3、 道德绑架式占有
4、 都为你好型控制
5、 按尺成长型标准
6、 谁谁谁家版攀比
有位朋友,在初中的阶段,是在寄宿制学校。有一次在自习课上,急着大便,又不敢跟老师说,就一直很紧张的坚持,直到自己趴在课桌上,肚子痛的起不来被同学发现并报告老师,被老师同意,才得以解救。
像这样似乎连自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要先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表达。否则,便无法排泄。
而且,这份需求的表达里还有一些羞耻感。
关于别人的同意,这个“别人”,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养育者,如母亲。
儿童在排便训练上,是需要一定的控制的。那意味着,他们需要从随地大小便的状态,走向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
尤其,在尿不湿出现之前的年代,孩子的屎尿会给家长带来挺大的麻烦。
换句话说,这是源于自然的生理需求,受到人为意志破坏的后果。
关于拉屎这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大便的态度,影响着孩子这两大能力的发展
1、影响孩子对待权威和规则的能力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意味着权威,是规则的制定者。
这个阶段的父母,对孩子大便的态度,就决定了孩子对待权威和规则的能力。
2、影响孩子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能力
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没有受到父母的尊重,他开始不像从前那样听话,他甚至可能用一些权谋和父母对抗,我们常说恐怖的两岁,就是到了孩子的反叛期。
如果孩子对父母满意,他就会听父母的话,服从父母的意愿去厕所大小便;如果孩子常被父母批评、笑话甚至威胁、挨打等受到委屈,那么他就可能通过故意尿裤子、拉裤子,反过来惩罚父母。因为这样一来父母不得不给孩子换裤子,洗裤子,而且孩子可以重新体验到被照顾的快乐。
长大后,孩子会把这种关系延展到与老师的关系上,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努力的去学习哪门功课,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惜放弃自己所爱。
从这我们看出,肛欲期父母对待孩子大便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以后对待老师的关系。
所以,不妨让我们对这份生理需求,有更多的欣赏、接纳以及表达。
近期沙龙活动安排
日期 | 沙龙名称和主题 |
带领老师 |
4月9日 | 意象对话体验沙龙 | 郭晓霞 |
4月16日 | 家有考生-如何降低焦虑 | 郭晓霞 |
4月23日 | OH卡牌--神奇的心灵游戏 |
张 |
4月30日 | 从社交行为看一个人的性格 | 高慧燕 |
5月14日 | 如何面对我们的焦虑情绪 | 郭晓霞 |
5月21日 | 释梦体验--了解我们的潜意识 |
张 |
5月28日 | 社交行为---社交活动 | 高慧燕 |
沙龙时间 | 每周六下午14:30-16:00 | 阳光心理 |
欢迎大家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踊跃参加!
沙龙时间:每周六下午14:30-16:00
报名微信:xlzxyg04
联系电话:6391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