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释梦与荣格的释梦

标签:
阳光心理健康情感文化 |
分类: 心灵保养 |
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对于梦的追寻和探索,许多人都问过:梦是什么?
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前生的古老记忆,有人认为它是对未来的预知警告,也有人认为它是另一人延续生活的世界。
1900年以后,人类对梦的研究随着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出版而跨入了新的时代。
在西方心理治疗史上对梦研究最多的两位大师是弗洛伊德和荣格,他们的释梦理论和方法至今还在影响着大家。
二人曾经十分亲密,因为他们都对人类潜意识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兴趣,但最终又各持己见,分道扬镳,因为他们对潜意识的内容及精神病理有着本质的不同看法。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达成。
他认为梦是个体潜意识的体现,是童年期压抑的那些反社会、反道德的愿望的满足,所有的梦都是人非理性以及反社会愿望的满足,是潜意识愿望的化装满足,较注重客观层面的释梦。
弗洛伊德将梦从功能上划分为显梦和隐梦,它们通过“梦的工作”联系起来。
梦的工作指完成化装的机制,即由隐梦变作显梦的过程。
“梦的工作”机制有四种
1、凝缩作用,即以简缩的形式表达复杂的隐意。
2、移置作用,即以隐意元素取代或置换另一隐意元素。
3、表现作用,用幻觉的形式表达某种心理意识和观念。
4、润饰作用,即对梦的产品进行重新排列,使其原有的构成秩序变得交错杂乱。
5、象征作用,即梦利用象征来表现其伪装的隐匿思想。
而脱离经典精神分析道路的荣格扩充了弗洛伊德的释梦,认为梦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反应,是“原始人的来信”,梦是潜意识智慧的启示,它超越个人。
荣格认为梦来源于集体无意识,是更广泛的潜意识的反应。
荣格更为注重主观层面的释梦,不仅有病理揭示作用,还提供了原型意义上的整合和自性化的人格成长方向。
荣格的释梦方法
1、联想分析法,包含自由联想和直接联想。
2、扩充分析法,可以看作是直接联想的进一步发展,旨在将梦的内容与分析工作提升至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的水平。
3、积极想像法,注重的是梦者从梦中所获得的体验与感受。
当代荣格释梦特别强调了由梦引起的身体感受及其变化和整合,这是后继荣格学者和分析家将荣格思想在释梦中更加操作化的标志。
那些处在障碍阶段的症状较明显且较严重地压抑了性欲望和攻击欲望的来访者更适合弗洛伊德的释梦治疗。
而荣格的释梦则适用于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较广泛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