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阳光心理 |
你知道人的本质么?

比如你一个人在家,家里有一个门,你知道就算有陌生人走过,也不会随意从这个门闯进来。这是你们在关系中达成的共识。你知道,这里虽然只有你一个人,但不意味着地球上或者宇宙中只有你一个人。你虽然在独处,可是你仍然会想:家人在哪里,约谁去吃饭,……你想的这些,都是关系。
你可能会问,既然关系这么重要,我们怎么维持关系呢?很简单,就两个字“沟通”。现实生活中可以真正做到有效“沟通”少之又少,不然为什么我们每天那么多烦恼呢?
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01
观察
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做到么?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回答,“能”。其实,你一贯做的不是观察而是评论。
例如:一个孩子考了59分,评论 母亲:“你怎么考的这么差,最近没好好学习吧。”如果母亲进行了评论,就是给孩子贴了“没好好学习”的标签。 观察 母亲:“我看到,你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02
感受、需要
例如:母亲:“你考的这么差,真让我伤心。”这应该是大部分父母的“口头禅”,这并不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人们往往喜欢通过“你让我……”,把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可以这样表达,母亲:“我看到你考了59分,我感到有些伤心,我希望你可以取得更好一些的成绩。”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感受和需要—— “当__的时候,我感到___,我需要(希望)_____”
03
请求
在家庭交流中,父母与孩子更多是命令,并不是请求。例如:母亲:“我看到你考了59分,我有些伤心,我需要你可以取得更好一些的成绩,下次你必须考到80分才可以。”请求应该是这样的,母亲:“我看到你考了59分,我感到有些伤心,我希望你可以取得更好一些的成绩,你是否愿意努力在下次取得80分?”
讲到这里,就总结一下,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吧!可以参考:当我看到(听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或看重、希望等)………,你是否愿意……?这篇文章所呈现,只是“非暴力沟通”很少的一部分,大家如果想提高自己沟通交流的质量、促进家庭关系的交流。可以仔细阅读这本书哦!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答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心理学也曾属于哲学,近代以来才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其原因是关系出了问题。 从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上,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心理学家会有这样观点产生。人虽然思想是独立的,但是却无时无刻处于关系之中。 你也许会反驳,我一个人独自处于一个空间,就可以和任何人没有关系。不,不,不,你独处的时候,你独处的空间,是由关系来界定的。

比如你一个人在家,家里有一个门,你知道就算有陌生人走过,也不会随意从这个门闯进来。这是你们在关系中达成的共识。
你可能会问,既然关系这么重要,我们怎么维持关系呢?很简单,就两个字“沟通”。现实生活中可以真正做到有效“沟通”少之又少,不然为什么我们每天那么多烦恼呢?
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01
观察
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做到么?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回答,“能”。其实,你一贯做的不是观察而是评论。
例如:一个孩子考了59分,评论
02
感受、需要
例如:母亲:“你考的这么差,真让我伤心。”这应该是大部分父母的“口头禅”,这并不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人们往往喜欢通过“你让我……”,把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03
请求
在家庭交流中,父母与孩子更多是命令,并不是请求。例如:母亲:“我看到你考了59分,我有些伤心,我需要你可以取得更好一些的成绩,下次你必须考到80分才可以。”
讲到这里,就总结一下,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吧!可以参考:当我看到(听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或看重、希望等)………,你是否愿意……?
前一篇:【阳光动态】手洗得发白还要洗
后一篇:202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