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被校园霸凌,我却给了他一耳光

(2018-12-21 14:34:16)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阳光心理

孩子被校园霸凌,我却给了他一耳光

A今年13岁,上初中二年级,刚来到咨询室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全部都是他的妈妈在说。

妈妈之所以带他过来主要是因为这一年来小A学习成绩下滑厉害,不仅如此,小A也变得不太愿意让妈妈碰自己,就连交流也快变成零了,妈妈问他什么都不回答。

在妈妈唠唠叨叨诉说的时候,

A就坐在沙发的一角,离所有人都很远,看上去就像一个孤独的个体。妈妈提醒了他几次别坐那么远。

他也只是看了妈妈一眼,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仿佛是个木头人。

在刚开始咨询的时候,咨询师问小A一些问题,他基本上都是用几个字给予答复。通常都是咨询师在问他答,很少主动,整个人看上去没有思想,缺少情感。

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师慢慢打开了小A的心扉,他开始愿意和咨询师交流。在一次咨询的时候,小A撸起了袖子,在手臂上有一块被烫伤的疤,小小的,圆形的。咨询师问他,这个疤是怎么来的,他说是同学拿烟头烫的。

当问到同学为什么要拿烟头烫他的时候,他沉默了许久,

整个身体都在发抖,

狠狠的吼了一句“我怎么知道啊!”

然后就开始嚎啕大哭,眼泪仿佛决堤的洪水一般,涌泻不止。

 

原来小A刚上初二的时候就开始遭受校园霸凌,

刚开始他们小打小闹,

藏小A的作业本,

上课捉弄他,

放学拦着他不让他走,

抢走他买的零食。

A将这些告诉老师,老师也只是简单的批评了他们几句,那些被老师批评的同学之后对他的欺负不减反增。

也曾和妈妈说过几次,但妈妈只是关心他的学习成绩,一提到被同学们欺负的时候,妈妈总是会反问一句:

“他们为什么总是欺负你,不欺负别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妈妈的话让他无法回答,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和妈妈多说一句话了。

一次期末考试,他考的很差,妈妈很生气,当着他的面撕了他的试卷,给了他狠狠的一个耳光,并且让他去厨房罚跪,那天晚上胳膊上刚被烟头烫过的伤疤,还有脸上火辣辣的感觉,至今仍记忆深刻。

那一刻,他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心碎了,从刚开始的愤怒、恨变得什么感觉也没有了。

 

事件初起,被欺负时希望妈妈注意到,给予支持时的求助,到妈妈只关心成绩却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时的失望,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妈妈求助失败时的绝望,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一步步的变得了无生气,成为木偶人。最后,生活,生命对他来说都失去意义,对一切都无望的放弃。

 

校园霸凌实际上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

 

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发生这些同学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通常被称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否则就要受惩罚。


孩子为什么会遭受校园霸凌?

01

人际交往能力差

被霸凌的对象通常是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别人沟通,甚至都很少有朋友。

这类型的孩子不善于察言观色,不受欢迎,所以一般都是独来独往,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身边无朋友帮助,所以更容易被欺负。

 

02

缺乏自尊心

孩子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没有自己的思想,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缺乏自尊心。

这一类型的孩子本身就是脆弱的形象,很容易成为霸凌的对象;再加上当别人欺负他们时,他们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更容易成为目标。

 

03

外观因素

也许小孩有某方面外观的缺陷,比如肥胖等,都会成为被嘲笑、欺负的对象。

怎样知道小孩有可能被隐形霸凌呢?根据被霸凌孩子的父母和老师观察,受害者通常会害怕去上课,对学校的活动失去兴趣,往往会有紧张、忧郁、头痛、肚子痛、没胃口、做噩梦、不明的伤痛等现象。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父母应该怎么做?

01

直接忽视霸凌者

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隐形霸凌,父母要告诉孩子应当第一时间忽视霸凌者,忽视其前期的言语上的戏谑或挑逗行为,快速走到一个安全区域,比如有老师或者更多其他成年人看得到的地方。

霸凌者所获得的成就感之一就在于戏弄对方,让对方表现出愤怒或恐惧,继而进一步激发霸凌者的兴致;而当孩子无视、不在意对方的挑衅时,霸凌者很可能感到无趣而放弃。

02

保持冷静稳定的情绪

当孩子遭遇隐形霸凌的时候很好地保持情绪的稳定对于孩子而言是不容易做到的,大部分时候,孩子遇到霸凌就会当场掉,而后任由对方的欺负。

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要保持冷静,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反对,大声的喝止对方就更好了。即使孩子做不到真正的勇敢自信,也要在霸凌者面前鼓励自己假装做到这一点,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孩子能够坚决的大声呵斥对方后快速离开,就可以打消霸凌者的念头。

03

不建议以暴制暴

有一些家长可能会有以暴制暴的心理,甚至会直接找到霸凌者对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家长直接介入很有可能会导致事件的进一步恶化,而且家长同样不应鼓励孩子去挑战霸凌者。很多家长可能会主张让孩子学习空手道、跆拳道和拳击等来保护自己免受霸凌。学习武术能够强身健体,这件事情本身而言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在无意中培养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心理则是非常有害的。

04

寻求学校、老师的配合和帮助

解决校园霸凌事件,需要学校、霸凌实施者的家长、被霸凌孩子的家长三方进行沟通与合作。

一旦遭受霸凌,孩子和家长应当及时向校方报告,对霸凌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详细商定事情的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对于霸凌者则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学校的老师也应当对于被霸凌孩子的行踪状况进行密切监控,并且应当积极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避免其受到孤立。

 

05

必要情况下求助于心理医生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也是十分重要的。欺负人的孩子往往不会因为简单的批评教育就停止霸凌行为,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受到了批评,甚至会采取恶意的报复。

而被欺负的孩子也会因为被欺负在心理上留下创伤。所以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找到霸凌发生的真正原因,治疗孩子的心理创伤并帮助其走出阴影才是治本之策。

 

06

让孩子自己变得强大

有的家长在知道自己孩子被霸凌之后,就采取非常极端的保护措施,比如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甚至直接帮孩子转学等等,这种做法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继续受到霸凌,但是却不利于孩子融入集体,不利于孩子和其他同学正常的交流玩耍。

 

很多时候霸凌并没有严重到不可以解决的程度,而转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逃避,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要告诉各位家长,应对校园隐形霸凌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变得强大,家长可以保护其一时,但无法保护其一世。

 

很多成人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承认自己曾经遭受过霸凌,霸凌并不罕见,如果父母能够教会孩子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霸凌,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霸凌可能带给孩子的伤害。

英国的一个迷你剧《汉娜的遗言》,讲了一个简单又沉重的故事,它讲的就是校园霸凌。

 

一个已经自杀的姑娘,通过十三卷录音带再一次和我们隔空对话。她想告诉我们她为什么这么选择,又是什么把她一步步推向了死亡

每一卷录音带像海报一样,都讲了一个人,一个故事。他们脸上贴的标签,就是汉娜选择自杀的原因,也是她想要质问每一个人的问题。


贯穿全剧中所有人都说出的那句话只要我们有一个人做了不一样的事情,她可能就不会死。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人站出来。沉默的是大多数,而那些称之为英雄的往往是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少数。

 

校园霸凌,不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而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