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不听话,到底是谁的错?

(2018-11-23 10:19:32)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阳光心理

健康


https://i04picsos.sogoucdn.com/3e950fb2949ae478


如果你的孩子:

孩子,高中是学习最关键的时期,现在不能谈恋爱,你还是赶紧跟你那女朋友分手吧

(孩子内心:你都说了几百遍了,烦不烦)

孩子,快十点了,赶紧写作业吧

(孩子:好好,半个小时过后还没做完)

孩子,别再玩游戏了,几点了,赶快睡觉吧

(孩子:马上,这一局玩完了就睡,一小时过去了,还在玩)

孩子,这是你大伯,赶快跟大伯问好

(孩子:听完,马上低下头,当鸵鸟了)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相信不少家长也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以前很听话,怎么突然管不好,管不了,不听话了呢?整日顶撞自己。学习成绩还不断下滑,每天因为孩子的事被弄的心神俱疲。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呢?


青春期孩子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01、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

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常常显得很自恋,但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最后还总因为自己的不够完美而沮丧。


02、独立性增强

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为此他们总是会尝试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和尊重。


0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通常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家长常常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情绪怎么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了呢?这个时期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是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已经开始产生和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04、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

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


05、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

因此常常会顶撞父母以彰显他们的权利和独立。


06、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是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还有自己是否够帅、漂不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会很关注来自于异性的评价和开始憧憬爱情的降临。

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


现象背后看本质

这世上只有两种孩子:一种是听父母话的孩子,一种是听自己话的孩子,并没有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

于东辉说所谓的“不听话”,只是孩子的内心需要增多了,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开始不完全听父母的话。他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自己需要的阶段。

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某种意义上的“不听话”是必须的。“他听自己的话,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愿意根据外界的指令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假如现在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孩子非常想出去玩,你觉得太晚了不让他出去,可这时候的孩子意识里并没有早和晚的概念,他便会“抗议”,而你就会觉得他叛逆了,其实不是, 这只是孩子自主性的一种表现而已。

孩子“不听话”,我们可不可以理解成孩子“不顺从”、“不遵从你的意图”、或者只是因为孩子“没有满足你的面子”、“我们太着急”?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是一位有合作精神,内心有力量和动力的人?还是希望孩子只是因为恐惧而表面“顺从”?或者成为一个内心自卑的“讨好者”?

 

如何做,孩子才会听

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独立心、自尊心空前的强烈,所以说教、唠叨、打骂他会觉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孩子就在用不听、不学、离家出走等方式反抗。其实,孩子能否接受家长的教育,关键取决于孩子在内心如何看待家长。


面对孩子的各种“叛逆”行为,家长要如何做呢?


早恋来了不可怕,通比堵好!变早恋为学习的动力,变早恋为能激发个人潜能的钥匙,让孩子因此变得更好,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如果家长过度紧张,视孩子早恋如洪水猛兽,只会像处理洪水一样,越堵越决口!


对待孩子的拖延、网瘾,家长应该合理引导,而不应该采取高压政策,强压制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是有价值的能够帮助他们发展那些让他们有能力、有贡献的社会成员的优秀品格和生活技能。而通往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学习起来,在生活当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身作则,多倾听孩子的内心真正的需求,看到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原因,让孩子内心有力量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