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的注意事项

标签:
强迫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阳光心理心理咨询师 |
分类: 抑郁焦虑 |
关于来访者
请相信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一项天赋。
如果被认为是强迫型人格,既不高尚也并不代表脆弱。它只是个人所具有的某种生存下去的基石。
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世界内,正确与否并非全然重要。
相互承认真相,对强迫型人格障碍总是具备痊愈性质的珍惜时刻。
对于具体治疗过程而言,对于强迫型人格结构或者障碍本人而言,建立持续、框架性、有意义的专业咨询结构是基础。
因为在这期间,才能够得以疏解内在人格之间的各种冲突性力量张力。
来访者需要努力地培养起自身重新建立信任与协调关系的能力。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首次会发现,他竟然能够让周围人产生那么多的不快与焦虑。
这需要来访者能够逐步共情理解咨询师的反应,是符合昔日缺失的那一缺失性环节。
对照来访者早年生活处境来说,当下的这一治疗历程,无疑是具备治愈性的重要阶段。
随着强迫型冲动的逐步修通,当事人逐步接受自身失败的可能性、理解到这个世界万物平等的存在,也接受人际关系内,自身行为容易引起误解的事实。
自责、不确定,是原本内心过去常有的主旋律。
而以往那些未知隔离的部分,并非是摧毁性、冷漠的存在,一旦吐露将引起无意义感或对方的敌意折磨。
事实上,伴随着深入、有意义的交流、分享,将更多产生共鸣理解的特质,徘徊在生命时间的完整序列内。
关于来访者家属
必要尊重当事人无所事事,甚至赞同当事人不符合自身期望的工作作风是合适且明智的。
因此,指责对方无情无义也显得异常苍白。如果有一种人格特质天然变态的勤奋,强迫型人格障碍一定名列榜首。
当然,引人误解方面也是如此:强迫型人格障碍常常会给周围人带来不自觉地焦虑、有价值;自恋人格障碍常常给四周带来被贬低、无价值。
就以乔布斯自身经历为例,越是当强迫型人格障碍在看起来无所事事地在大学校园里东逛西逛时,他在汲取让自己感觉沉迷,真正重要的东西。
因为对真正意义上的灵魂而言,强迫型人格结构或者障碍者并不存“懒”出来的问题。
只存在能不能为周围所理解的问题。
关于治疗过程
具体在治疗历程内,强迫型人格障碍与治疗师的接触显然也和自恋人格障碍大相径庭:强迫型人格障碍大多会在咨询历程中不断测试心理咨询师的智力与直觉反应是否跟自己匹配。
而内心现实中,这属于一种内心的无法信任、略带敌意;而自恋人格障碍对于治疗师的负性攻击往往来源于内心幻想和投射。
换句话说,对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内心里,事实从来是第一位。而自恋人格障碍有时会主动歪曲事实。
虽然二者都可能扭曲事实,但是,二者有量多量少之间的差别。
打比方说,有人讲乔布斯总是今天否认了下属的意见,过两周后忽然说这个创意真棒,从而被视为剽窃下属创意的卑劣举动。
但如果持续观察乔布斯的交流,就会发现他的内心在顷刻间,两周内运行了好多遍类似的创意。
以至于最初是否是由谁带来的,他已经忘记了是谁带来的内心事实——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情感隔离的机制,几乎是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一大特色。
他甚至对你批评他的事情都可能会“忘记”。
并且对之后事件的反应,强迫型人格障碍常常会哑口无言,尴尬、脸红等等,因为他不是有意的,内心是“真忘记”,或者专业说法是隔离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身上最为可爱的一点,他们更热爱事实。而情感总是很容易会带来回忆。
最有趣的一点就在于,隔离往往是无意识带来的。如同很多自恋人格障碍常常声称自己隔离情感,这往往不免带来欺诈利用周围的色彩。
但是,真正的隔离大师“强迫型人格障碍”却真的几乎很少说这个词。至于为何不想谈?
他更习惯,不想让你了解真正的他。
必须相信,强迫型人格障碍很少会挑错人或者搭档,但在处理持续性关系中常常翻盘或者为此付出代价,如果来访者对自身的这一特质视而不见的话。
这符合大多数强迫型人格的命运痕迹。
对于乔布斯而言,采用心理动力性治疗与冥想之间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他最终不是为身体某个器官作为教训,去再次回到孤寂寒冷的黑暗世界。
他能够在活着的时候,更多现实地爱着周围,抵御着风险,而绝不是一直在否认着自己的情感,直至死亡为止。
前一篇:同时爱上两个人,但我不是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