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妈妈,能够指导孩子写好暑假作业

标签:
暑假作业心理教育阳光 |
分类: 亲子教育 |
最近,很多家长向心理咨询师提出一个问题:孩子暑假作业那么多,补好课,每天做到半夜还完不成,该怎么办?
孩子在做暑假作业的过程中,会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自制力相对弱一些,需要家长适当督促。
如果你是孩子家长,你肯定知道孩子做暑假作业常见的三个问题。
1、不知道着急:动作拖拉
很多孩子平时做作业就喜欢拖拉,上学尚是如此,假期就更加严重了。经常会说明天再做吧,等到了明天,又不想写再推迟,直到开学前几天,才开始夜以继日的赶。
孩子的小心思:假期这么长,我先玩几天再说!大不了最后几天多做点。
2、人在心不在:注意力不集中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做作业了,可是心思完全不在作业上,最多坚持15-20分钟,然后就一会出去倒杯水,一会上个厕所;家里来客人了,一定要出去看看;不然就放个手机在旁边,拍个自拍发个朋友圈……完全没有时间概念,能2个小时完成的作业,硬是被拖到了5个小时。
孩子的小心思:做作业好烦啊~好没劲啊~我先玩一会儿游戏,过会儿再做吧。
3、质、量难兼顾:答题不走心
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孩子不敢怠慢,因为写不好第二天会被老师批评。可暑假不一样啊,老师不会每天都盯着你作业质量,于是孩子答题变得不规范了:不写题号;数学应用题不写“解”,得出结论后也不写“答”;格式混乱,解题过程跟草稿纸上的演算一样龙飞凤舞。
还有的孩子对橡皮或涂改液有严重的依赖,稍微有一点点小瑕疵,就擦掉重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书面不整洁。
孩子的小心思:反正老师不会管,做完就行,完成任务就好。
那么家长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要说,也很简单,家长要有点耐心。
一、制定暑假作业完成计划
首先,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明确其必要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倘若要出去旅游,那么在出行前和出行后,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暑假作业的完成计划,每天保持几个小时的学习状态。
1、关注孩子暑假作业进展
家长可以每天定时翻看孩子的作业进展,确保孩子在按照规划的进度前进。粗略翻看即可,不必过问是否正确或者是否有全部完成。这样一来就可以规避孩子马虎应对的可能,也不会给孩子造成“被监视”的心理压力。
2、通过“奖励”督促孩子
对于学习自觉性较低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适当“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完成每天定量的作业,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及时表扬并兑现承诺。
二、不要盯着孩子做作业
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就会一边帮孩子涂擦,一边责怪孩子。其实,在这种焦虑的氛围中,孩子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这时候家长的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
建议做法是:首先过问一下有多少作业,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父母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不打扰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检查。
1、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
2、重点检查孩子做题思路。
三、培养孩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1、“限时法”纠正
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估计一个完成时间,然后征询孩子,如“语文40分钟能做完吗?数学30分钟能做完吗?”
若发现孩子做作业时有不专心的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分就无需干涉,毕竟家比学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为,父母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已经做了15分钟了,加油!”
2、“中途安抚法”纠正
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感到必须制止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问“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妈妈帮你一下?”
这样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没有遇到困难,这时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相信你很快会做完的,爸爸/妈妈等着你好吗?”这种方法,实际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为,然后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
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
3、“直接要求法”纠正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换这种方法试试:事先了解孩子的作业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时间,如今天的数学作业一小时之类完成。
在执行这一规定时,要说到做到,情绪要平静,不能发火。让孩子明白:父母说话是算数的,不是闹着玩的。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强迫性。
四、点拨孩子做习题
有的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点拨一些难题,父母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拨也是有必要的。而且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
1、 让孩子反复读题
2、用例题作辅导
3、只讲关键词
五、高效作业秘籍:以效率促进质量。
以“会做”、“知道如何做”为导向的高效学习方式:看答案,助力解决。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即使学生自己捣鼓一节课,做出了这道题,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知道了如何做”而已。
如果再多一点收获的话,那就是对这道题目印象深刻一些罢了。印象深刻,归根结底还是回到“记忆层面”,让大脑记住这道题如何做。
因此,“高效作业秘籍”的好处是:
1、以较少的时间解决掉作业练习,且懂得了所有题目的解决方法。(这个过程,轻松愉快,把硬着头皮死磕题目转化为普通记忆和逻辑演练)
2、有足够的时间,对经典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解题联想。且可以在头脑阵地上进行解题过程的思维演练(在脑子里重复演练解题逻辑过程,比纸面书写效率高N倍)
有些家长担心:这样下去,孩子是不是会懒惰,缺少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练习机会了?
答案是绝对不会的。
1、我们并不是要求孩子,平时所有题目都必须看答案解题。有很多题目,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所以这个方法主要针对比较难的题目。
2、现阶段孩子实战练兵的机会太多了。阶段测验、月考、期中、期末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独立完成所有题目的机会。不会少的。这时候,孩子可以把平时的所学所记所练,在考试平台上尽情发挥。
当孩子学习效率倍增,没有很大的作业压力和烦恼时,他们的自信心会同步辅导:看,我作业很快就完成了,而且,我全部都会做。慢慢地,孩子会进入一个自信、快乐、效率更高、学习更好的良性循环过程
这些方法,在高中阶段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高中的学习节奏不是初中可以比较的,拼时间和努力程度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孩子的作业,要求要始终如一,不能朝令夕改,让孩子不知所措;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孩子产生“钻空子”的心理。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身教重于言传。家长希望孩子养成认真仔细、专心、爱动脑筋的习惯,那么就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家长对待孩子作业的态度则可以传递给孩子重视学习的观念。
关注阳光
关爱健康
前一篇:推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