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悄然成为婚姻的试金石

(2018-03-05 10:21:12)
标签:

情感

分类: 婚恋心理

春节,悄然成为婚姻的试金石

在民政局,每个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总能掀起一波排队离婚的小高潮。

说起来,年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一方面,有家才有期盼,春节,是中国人的集体信仰,一年的辛苦打拼都是为了过年这几天。

所以尽管我们年年吐槽车票难买,亲戚难缠,酒局饭局无聊,还是毅然决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加入春运大迁徙的队伍,千里万里也要回去,那里才是根。

然而另一方面,年关也真的难熬,单身的要面对逼婚,有伴侣的也许过完年就变回单身,过年需要面对的各种繁杂琐碎的状况,成了考验两个人感情的一块试金石。

今年春节,26岁的赵凯生平第一次带女友回老家过年,回家之初,亲友邻里也都夸小赵女友漂亮、洋气。

但是不到两天,剧情反转,女友竟被全家人的一致差评,大年初一还因为一顿饺子起了争执,提前打道回府……

赵凯20175月成功牵手追了4个多月的女神小顾。

小顾比赵正凯小1岁,和赵在同一写字楼工作。

小顾身材窈窕,波浪长发,是个标准的重庆美女。

通过报道,我们不难看出小顾的确少了些“人情世故”,她以为“我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礼物,对大家也很有礼貌,天冷菜难吃我都没有抱怨过,不就是为了讨大家喜欢吗,我只是适应不了这里的天气和环境,我有错吗?

小顾说:自己并不是故意不想干活,实在是自己适应不了那种天气,冷得自己骨头都痛。

而且厨房是烧火的,洗菜也是冷水,她实在无从下手,她也给赵父母解释过了,但仍然得不到理解。

网友的反应也极为对立。

有网友说:“第一次去男方家,肯定应该做些家务,不然就会被扣上“懒”的标签。”

还有网友说:“男方父母都会希望未来媳妇能干会做家务,因此,争着做一些家务是有必要的。”

但也有网友提出:“做家务切忌大包大揽,最好处在辅助位,力所能及就好。”

甚至有网友说:“人家姑娘第一次上门,男方家里怎么还意思叫人家做这做那,现在人家就是客人,不能对待保姆似的堆到人家小顾。”

有多少对夫妻(情侣),平时一切还能好商量,可是一到过年,什么仇什么怨都来了,春节似乎放大了一切细枝末节的问题。

地域差别让双方无法实现平衡,观念冲撞又让一切矛盾达到了顶峰。

 春节让我们冲动,也让我们冷静。

在一年最重要的日子里平心静气想清楚,是不是想和这样一个伴侣,共度今后的余生。

每年的春节前后,基本上都是阳光心理最忙碌的时候。

因为每年的春节,都是各种婚姻问题的高发期。

许多的婚姻,都会在这个时候面临一次非常重要的大检阅。

而阳光心理中心则必须面对工作量加倍的各种婚姻咨询和情感倾诉。

对此,阳光心理的建议是,首先要有一个充分的过年计划。

尽管过年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经越来越淡,越来越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

但是在双方父母的眼里,那依然还是一年当中最为看重的日子,是他们从年头盼到年尾数出来的日子。

在这些日子里,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们都能欢聚一堂,回家过年。

所以,年轻人在这个问题上,要尽可能多站在父母及大家庭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并尽可能早的把过年计划制订下来,只有准备得充分,才能更通畅,才能更加保证大家都开心。

制订的计划当中应该包括很多内容,包括回哪边的家过年,每天的行程安排,需要准备的过年礼物,如何帮助父母干活等等,而且这些是需要通盘考虑的,并且要尽可能事先让双方父母都能接受的。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的年轻夫妻才有可能避免发生一些夫妻间不必要的误会和争执。

另外,要切记在父母家呆得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

如果在家里呆得时间过长,由于年事忙,很容易让两代平时不在一起相处,并且相互不是很了解的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同时也会给人一种碌碌无为的感觉。

还有就是要特别关注处理好婆媳关系。

作为儿媳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过年期间最得宠的也是操劳了一年的母亲,儿媳在言行上还是要适当取悦于一下老人家的。

多说点好听的,手脚放勤快一些。

还有就是春节期间是夫妻二人最要面子的时候,也许平时看似一件小事,但在这个时候就容易放大,容易产生急躁脾气。

因此,作为对相互脾气并不是十分了解的年轻夫妻,在这个相互的面子问题上,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最好是能事先尽可能多给对方留点尺寸。

及时发生矛盾,也要真诚沟通。

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忙,连小孩子也不会闲着。

只要能及时沟通和商量,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和后遗症的产生。

但沟通不是让你们去吵架,真诚的态度与和蔼的语气非常重要。

春节成为婚姻的试金石,希望能试出婚姻的闪闪金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