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情结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社会心理 |
处女情结,一直是很多女性感觉很无辜也很无奈的问题。男人的苦苦追问,让女性感觉很难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有可能是社会问题。
处女情结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内在情感,指男子心中总是希望自己的伴侣没有跟别的男子发生过性关系的一种思想。多数男子都会有处女情结,并且一般会认为对方是不是处女会反映对方对婚姻是否忠贞,或者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男性尊严等等。
人类是有处女情结的。大自然中的性关系大概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滥交制,一夫一妻制。其中处女情结是一夫一妻制的重要情感形式,是深埋在基因里的。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地球上所有种族,所有部落,都是流传有爱情故事的;而爱情故事的主角,绝大多数都为处男处女。20世纪60年代在处于性解放时期的美国,其时科学家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阿拉伯人、美国人、还是其它地方的人,具有处女情结的男人占总体比例都大致相等,都约为82%左右。今天,通过网络调查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中国男人具有处女情结的比例也是在82.7%
处女情结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由于人们不科学的过度、过分关注未婚女子贞洁,违背人类性心理、性生理的正常发育规律,导致对男性、女性及相关人员的精神摧残及心灵创伤,而形成了不正常的社会状态。集中表现在处女膜的是否完整性的征兆上——见红,即“新婚之夜”是否流血,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不正常的精神心理状态。
其实男人更看重的不是女人第一次,而是第一次背后所蕴含的很多东西,比如女人曾经把自己的情感深深的给了另一个人,甚至身体的接触,也就是说她不管一切的付出了所有,这对他的丈夫是不负责任的。还有,人就是人,不是没生命的物体。自行车你借给别人骑,换回来还是你的,它没生命没思想情感。
人呢?她有记忆有情感的付出,和对最初情感和身体的感受,是宝贵的记忆。而她的丈夫一定会觉得自己在情感和性方面对于妻子来说是轻车熟路。而对丈夫来说他可能是第一次,他的情感和身体都会是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和美好回忆,但也只能是他一人一厢情愿的最美好回忆,没有被真正分享。不论怎么爱,性是和爱分不开的,所以这两个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所以说是最珍贵!也是最伤人的。可很多人只以为男人就是要那一层膜。这是很幼稚人的看法,尤其是女人。膜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付出。
有关“贞操”的话语早己成为一种知识体系,以生物权力的形式内化并作用于每个人,让人们不断地自我监督、警醒。而西方社会关于“贞操”的话语主要是通过传统权力的暴力威慑和惩罚方式作用于个人,因此当性解放和女权主义思潮消除了人们对“性”的罪恶感之后,有关“守贞”的话语体系也就被打碎了,取而代之的是“性解放”这一新的话语知识体系。
因此,现代的西方人己经不会再对“处女”、“贞操”之类的问题过于关注,这类讨论也不足以上升到话语的高度。反观中国,由于生物权力对个人产生的效力远远大于仅凭物理威慑的传统权力,因此贞洁观念在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而同时,受到了性解放和女权主义的影响,一些女性开始主张“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想要反抗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这样两种矛盾的话语体系在不断交锋,因此整个社会表现出对“贞操”问题的不同立场和对立观点,也让“处女情结”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
众所周知,处女情结是来自封建男权社会的一种精神压迫,而部分女性寻求伴侣时考虑物质基础,也是因为千百年流传来下来的封建男权思想作祟。因为女性没有平等的就业、参政以及社会参与的机会,所以社会就把很多责任——例如买房、买车、挣钱养家等强加在男性的身上。而具有传统封建思想的男性一边希望妻子乖乖在家相夫教子,一边要求女人不能对男人有过多的物质要求,这种思想无疑是作茧自缚。因为女性不能自给自足,一旦离婚就会一无所有,而许多男性的处女情结更是雪上加霜,一旦离婚就意味着她们成了二手货,这无疑加重了女性的不安感。
因此在婚前强烈要求男性有房有车,并且还要添加上自己的名字,想要以此看到男性”不会抛弃自己“的无形誓言。所以,男性的处女情结和女性的现实思想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相互共存、相互不肯退让,这都是男权思想造成的后果,
在男女平等的现代,人们应该坚决反对封建的处女情结。当然,否定封建的贞操观并不意味着人们在性方面可以乱来,在提倡男女性关系平等时,同样要提倡性行为的严肃性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