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挥之不去的强迫症(一)

(2017-10-11 11:58:51)
分类: 心理常识

挥之不去的强迫症(一)

题记:小编看了关于树洞强迫症的问题后,发现很多人身上,包括自己以及身边人身上都有一些强迫行为或思维。


有一个叫亚当的强迫症患者,写了一本关于强迫症的书籍。他在书中写到强迫症的最大伤害,是对他情绪状态的影响。“有关艾滋病的恐惧总在我脑子里,占据了我本可以放在别的事、别的人上的注意力。”亚当会幻想,如果没有得强迫症,他的某些人生选择会不会不一样。“我记得我没得病之前的样子。我嫉妒从前的自己。”他说。


我的情况跟亚当的强迫很像,是强迫性思维,总是担心我爸爸不要我,担心了有快20年,以及我家的事情总害怕别人知道。小编的同事是强迫性动作,看电视或者书籍总要数数,一行文字里面有几个字带有口。这些行为和思维给我们都带来了痛苦。


因此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强迫症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挥之不去的强迫症(一)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 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

 

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行为或观念非常严重,且在强迫中伴随着“反强迫”——因为自己的强迫行为痛苦无比,不想这样但是又控制不住,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与强迫型人格障碍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反强迫,因长期在这种矛盾中不能自拔而体验到的痛苦,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没有的。而且强迫症的行为表现并不像是完美主义的那种谨小慎微,有可能非常的单一,对于某件事有固定的模式,比如说我们教科书上经常举的例子:强迫洗手——一洗洗几个小时;强迫数楼——经过一栋楼就要数一数有几层,数不清楚不能走……


所以强迫症是很好区分的,而前两者则是一个程度上的区别,一个人的强迫要真的达到“异常”的程度应该还是挺明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