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感情都会有始有终

标签:
情感 |
分类: 社会心理 |
什么是原生家庭?通俗来讲就是从小成长的那个环境和家庭。原生家庭的状态会极大程度的反映在现有家庭中。
假如一个孩子成长在父母争吵或者父亲经常对家人施暴的环境中,那么这个孩子在将来结婚以后也很可能会像父亲一样有暴力倾向。并且这种暴力倾向是没有自觉意识的,本人很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错误,将其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强烈的社会压力和外界造成的压迫也是造成家暴的重要因素。社会发展的越快,人们所承受到的来自各方的压力就越复杂。尤其是作为家庭支柱的男性,在面对这些压力无法靠眼泪或者其他正当的方式来缓解时,家暴就成了他们发泄的武器。当然酗酒和赌博也会成为他们发泄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家暴会伴随着这两者同时出现。而这类家暴,丈夫在对妻子造成伤害之后会陷入愧疚和痛苦,但是却无法真正地停止,之后在不断地原谅与伤害中延续。
过度的“大男子主义”以及强烈的自尊心也是家暴的催化剂。通常我们见到有些性格火爆,情绪很容易波动的男性,他们对于妻子常常是极其不尊重的状态,言语上的暴力甚至是身体伤害有可能会在公众场合进行。有些男性则因为妻子在朋友面前扫了他的面子,而对妻子使用暴力,并且认为这样才能体现他的尊严和地位。而通常妻子的性格则表现为懦弱和畏缩,家暴则会愈演愈烈。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也是常见的家暴诱发因素。例如过度的控制欲、占有欲、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等。当然这些精神类问题实际上是相当明显的,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她们被殴打,被辱骂,被虐待,她们为什么不放手?
单纯的一句“放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并不代表一切的结束。
“放手”不会终止对方的暴力。数据和事实都表明,有的反而会加剧对方的暴力。他们将配偶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当她们“背叛”,那些男人会展开愤怒的报复,不仅对她们,也对她们的家人。许多男人威胁他们的配偶“如果你敢离开我,我一定会杀了你,杀了你的父母。”很多事实也证明,他们也的确那样做了。
习惯依附。“放手”以后她们不知去哪里,自己能做什么来养活自己。租房子要钱,吃饭要钱。她们已经被虐待者洗脑,以为自己没有任何生存的能力,以为自己愚蠢而无能,以为自己除了在家里洗衣烧饭,就什么都不会了。
过多顾忌。两害相权取其轻,有些家暴男人只是情绪化的激烈行为。但其他时候,总还会对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是关爱有加。如果“放手”,孩子就要在单亲家庭中成长。她们寄希望于自己的男人,希望他有一天会好起来,自己能感动他。
爱难放手。这是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悲哀的原因。女人对这个家暴男人,有着抛不开、放不下的爱。她不介意,痛并快乐着。她觉得如果放手,这个男人不再属于自己。相比之下,还不如忍受。至少,他还在自己身边、还是自己的男人。放手,怎么会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