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四川师大杀人案 真相
(2016-08-17 16:08:40)2016年3月28日0点左右,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小区学生公寓2栋学习室,滕某用当天白天从超市买的菜刀将同学芦某杀死。随后,滕某让同学打电话报警,投案自首。嫌疑人滕某父母透露,“儿子初中时患过精神抑郁疾病”,目前警方已委托相关鉴定机构给滕某做司法精神病鉴定。他们提供的病历显示,滕某曾两度自杀。
据新京报快讯,滕刚事发当晚自己想死,因没有勇气自杀,选择这种方法让警方判处自己死刑。
自杀已成我国青少年头号死因
1952年到1995年之间青少年(15-24岁)的自杀率翻了3倍
大学生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
每年死于自杀的年轻人数量多于机动车事故
高中生中,十二个中有一个有尝试过自杀
青少年的男生自杀率4倍高于女生
自1980年之后,10-14岁的儿童自杀率增加了128%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青少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其中一半采取过轻生等极端行为,一半在采取轻生行为前受到了家长的关注。即使是这些受到家长关注没有产生极端后果的孩子,也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心理疾病,需要心理干预专家进行心理疏导。
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8-34岁人群死亡案例中,自杀是其中最大的死因,超过了车祸、疾病等。自杀人数是他杀人数的7倍以上。即使算上成年人,在中国所有死亡人群中,自杀也是第五大死因。
在国内,许多自杀者并没有精神疾病,其自杀是在遇到强烈人际关系冲突之后迅速出现的冲动行为。60%的中国自杀死亡者患有精神疾病,而在国际上这一数字超过90%。相当多的中国自杀者是在清醒状态下做出的决定。
为何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
有关研究显示,学生自杀大都与不能承受学习压力相关。的案例显示,“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青少年自杀的常见原因
受到突然的侵害,如女生受到巨大的伤害,一时难以接受,想不开。
学业或者工作的长期压力,压力会把一个人压垮的,所以要学会减压,解压。
受到长期恐吓压迫,最终承受不住,败下阵来。
失恋,这是导致青少年自杀最常见的原因,心智不成熟的年青人早恋,还是非常危险的。这部分人就需要家长和学校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做适当的引导。家长和学校如果在孩子的各个年龄段满足孩子各个时期对性的好奇心,应该会减少早恋的发生。
抑郁症,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鲜明,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而在求学和职场上,会遇到各种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疏导,就会产生情绪问题。严重的患上抑郁症,甚至轻生。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很复杂,与其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也因为家庭缺乏对孩子深层次的交流与关心,学校和社会忽视对青少年自主能力的培养。有时在几个因素的叠加、不断强化中,最终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
补好“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两堂课
每一起学生自杀事件,无不令人扼腕叹息。心理专家指出,面对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亟待补足“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
【阳光心理】在这里呼吁各位家长,要从小关注孩子的心智教育和心身健康。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培养出来的问题。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过分宠爱孩子,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会诱发孩子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家长应该进行反思,不断学习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关注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难免会遇到挫折。家长不应该对青少年有过度的保护,而是让他们通过自身实践,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塑造坚韧的品格。也应该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实现个人价值。
所以,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也十分必要。
心里有烦恼,需要倾听,请关注【阳光心理】
想要走出心理困惑,请关注【阳光心理】
在【阳光心理】,你可以找到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