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再被“网”住

标签:
育儿 |
分类: 关于阳光 |
我不要再被“网”住
案例介绍:
基本情况:
高三学生,小鹏(化名),17岁,学习成绩挺不错。
具体情况:
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老师),父亲在外地上班,经常不在家,与父亲的接触时间会少一些,母亲则是在小鹏上学的地方工作,能经常陪着他,督促着他的学习。小鹏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时还通过加倍努力,使自己的成绩慢慢稳定下来,但是到高中了发现,学习其实挺没什么意思的,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像娱乐新闻、游戏啊,他什么都不懂,这让他感觉仿佛被孤立了一样,他想融入他们的圈子。于是,初三的时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跟同学一块去了网吧,发现玩游戏还挺好的,从此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网络生涯”。
于是在高中的三年时间里,经常出去上网,家里面本来有电脑,因为他这个上网的频率问题,母亲多次劝说没有什么结果,不得已把网线给停了,本来以为没有网线他就不会再这样上网了,谁知道他竟然做出逃课出去上网的举动,母亲不得不把这个情况告诉父亲,希望孩子能够听父亲的话,改掉上网这个现象,确实,父亲的话孩子还是愿意听的,可是也仅仅只是暂时性的,只在一段时间里有效。
来咨询的原因:临近高三,母亲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问题。但是孩子在这个节骨眼上非但不好好学习,而且上网的现象愈演愈烈,这让母亲更加担心,为了孩子能够做出改变,母亲就从那年寒假开始,请假专门陪孩子读书,以为这样天天看着他孩子没时间去上网了,天天坐在孩子教室后面,孩子在前面学习,她就在后面看书陪孩子上课。谁曾想孩子以上厕所的理由又溜出去上网,她没办法只能去网吧里找,可是学校外面那么多网吧,今天在这个网吧,明天可能就换了,就这样来来回回的像猫捉老鼠似的经常找孩子,也让妈妈觉得有点招架不住了,于是妈妈又想了个策略,就是控制他的生活费,母亲把孩子一天的生活费计算好,一天15元就差不多了(早上4元,中午8元,晚上3元就够了),她以为这样孩子就没钱出去上网了,谁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孩子早晚饭不吃,省钱,借钱也要出去上网。这让妈妈觉得忍无可忍了,同时也没有办法了,就带他来接受心理咨询,希望咨询师可以改变孩子现在上网这个问题。
咨询过程:
洛阳阳光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蒋庆伟老师跟小鹏的妈妈交流中了解到她对孩子的期望,她认为孩子去上网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将来的升学问题,必须让他戒掉这个网瘾,他才能好好的学习,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母亲还认为不上好大学就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不上大学就是没出息,认为好大学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总而言之,母亲希望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让孩子不上网,还要让孩子能够考上一个好大学。
蒋老师在跟小鹏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了小鹏去的自己的感受:
咨询师:你能跟我谈谈,是什么原因让你现在对上网这么感兴趣吗?
小鹏:我妈特烦人。整天在家里的时候总是对我说什么,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就完了之类的话,还说什么不上大学的人都没什么出息,整天就是唠唠叨叨的。我觉得她说的都不对,我不赞同她的观点。我也不想听她唠叨这么多。
咨询师: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认为妈妈得观念是不对的,又经常跟你说让你觉得烦,是吧?
小鹏:是的。
咨询师:我明白了,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
小鹏:我也知道我高三了,离高考一百天都不到了,应该要好好学习,但是一方面我觉得上大学没有妈妈说的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我也想学习,但总是静不下心来,越静不下心,脑子里就越会出现上网的情景,自己就更不能专心的进行学习。这本来就让我心里很不舒服了,妈妈还在旁边唠叨,她一说话,我就更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了,就光想着跑出去上网。还有她的做法,让我更不舒服,还陪着我去上课,她坐在教室后面让我多没面子,人家哪有孩子上学,爸妈跟着的,控制我的生活费,我还可以借钱,我还可以省钱吃饭,我就不听她的。
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可能存在这样一些的问题:
1.妈妈的表现让你产生了逆反心理,情绪上出现了很大的波动。这样你对她更加的反感,从心里排斥她,从而回应方式也也没考虑得那么全面。
2.你也想上大学,但是心总是静不不下,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也让你觉得有些束手无策。
3.上网这个“老朋友”,在你烦恼的时候给你带来了帮助,暂时帮你缓解了心理方面的压力烦恼。可是它来的容易,去的却难。
小鹏:是的。我现在做题的时候也想去上网,而且一去上网就至少得三个小时,得玩到尽兴。
咨询师:那你现在有什么愿望、目标吗?
小鹏:我现在就有一个想法,我不想让我妈妈管我,不要整天唠叨,只有这样,我才能静下心来,才能不去上网,不过有时候我也控制不住我自己,还是可能会被游戏拉走。我的目标就是在距离高考仅剩的几十天里,能够静下心来,不玩游戏,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咨询师: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是希望妈妈不要再管着你,而你同时也很想改变自己现在状态,也想要为了升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是吗?
小鹏:是的。我还是想要证明我自己,考上大学。
咨询师:为什么要上大学?
小鹏:这个大学能上的话还是要上的,虽然妈妈的观点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觉得在大学里我的能力、知识可以得到锻炼,我也可以借助大学这个平台发展我的人脉。
咨询师:你的想法我已经了解了,只要你有信心,坚持下去,你的目标一定能够达成的。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把孩子的想法跟妈妈沟通了,妈妈的观念有所改变了,开始允许孩子上网这件事了,认为上网并不是那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了,给孩子的那种强大的反作用力消失了,小鹏也从妈妈这里获得了让自己心里平静的支持、能量了。母子关系神奇的缓和下来。
咨询方法:
1.采用元认知治疗方法,让小鹏明白以前的愿望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是他无意中形成了恶性条件性情绪反应,就是他的学习和妈妈的唠叨以及唠叨之后心烦去上网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他学习一会儿累了本来休息一会就可以继续,但是妈妈希望他时间一点都不能浪费,哪怕是必要的放松。所以妈妈就会经常指责他不努力,他听了以后就很烦,一烦就想去上网,玩起网络游戏就会放松。元认知的技术就是把这个循环打破,建立一个积极的条件反射(循环)---学习和放松形成条件反射。
2.采用放松训练,当小鹏在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他可以运用自我诱导放松(通过蒋老师的指导,小鹏已经掌握了放松的要领),从而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3.采用行为训练的方法,如阳性强化法等具体的方法,具体就是在小鹏积极配合专注注意力训练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自己可以从内心里给自己进行阳性强化,像一些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奖励,可以做一些(如请自己去看个电影啊,或者是吃一顿大餐等,一些可以带给自己积极情绪体验的事情),这个过程就能让自己得到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自信。
4.最后是进行了家庭治疗,让小鹏的母亲和小鹏都表达了自己对双方的一些情绪上的感受(如不满),也说出了对双方的一些期待、愿望等,两个人最后发现双方的愿望竟然是一致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才导致态度的悬殊这么大,双方也都相互理解了。
两个月的咨询中,双方的配合非常好,咨询的效果也非常不错,小鹏基本达成自己的意愿,学习的状态非常好,顺利的考上了理想的院校。
回访:
小鹏的妈妈在之后也曾谈起自己曾经的做法,“现在才知道孩子的教育跟我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通过咨询我才发现怎样帮助孩子考上好大学才是重要的,要消除孩子的敌对情绪,让孩子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心理咨询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教育孩子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改变、控制孩子的想法,行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必要的时候选择心理咨询还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