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网禅心
(2010-05-22 09:39:06)
夜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开篇的四句诗这样写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想来也是,芸芸众生,多在尘网中挣扎,为名所扰,为利所困,这样就免不了会心生烦恼和忧愁,终日患得患失。
既然,在漫长的岁月长河,我们皆是红尘中匆匆的过客,怎样才能在纷繁的困扰中寻得一方心灵的净土,怎样让疲惫的灵魂获得解脱,我们一直都在苦苦地追寻和思索,期望能找到一剂灵丹妙药,让心灵少一些迷惘和困惑,多一点豁达和解脱。幸好,尘网中有一种可以明心见性的良药,那就是禅!
禅,不是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它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定,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是“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的洒脱,它是一种率性而为,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
佛说,烦恼皆有心生。尘世中,面对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我们确实需要有一颗禅心,用禅心让我们去明心见性,超然俗尘。
禅心,就是凡事都要看得开,能释怀。万事皆缘,随遇而安,把什么事都看的很重,那么心灵上的负担就越重,烦恼自然就会滋生。名和利,爱与情,都会扰乱我们的心性,使我们的心灵无法沉静。
禅心,是一颗菩提心。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本无尘,你不去自寻烦恼,你就不会有烦恼。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我们匆匆忙忙追逐的名和利,爱和情,物质和欲望,到头来,又怎么样,终究都会如雪爪鸿泥般无痕无迹。
拥有一颗禅心并不是要我们日伴古佛,夜伴青灯,晨钟暮鼓,手捧佛经,去做苦行僧;也不是要我们无私无欲,去做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恰恰相反,拥有禅心,就是让我们更好的去爱我们的生活,欣赏我们周围的一切,享受生活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用禅悦的心态去寻找生活中一切的真善美。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沐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用禅心去欣赏四季,春夏秋冬各有神韵,风花雪月冠绝超群,春夏秋冬是禅,风花雪月也是禅。如此,心性自然明亮,烦恼自然会消除。
“迷悟本一心,总是因我执。人生若驹隙,何必得与失”。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烦恼和困扰,但究其根源,却是一样,那就是对所追求的东西太过于执迷,太在乎得与失。只有放下得失心,拾起禅悦心,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物忧,超然物外。
禅心在何处?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禅心在万物,万物皆有心生。心明亮,万物自然明亮,心无光,万物自然无光。拥有禅悦心,满眼看的是花红柳绿,青山翠谷;满耳听的是瑶琴素音,丝竹声声。
“云素醺衣白,晨静蕴境清,世外何须觅?心入桃源生”。在纷扰的尘世中,别忘了自己的身心,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给自己的心灵一片清宁,让自己有一颗圆满包容的心和一份清新怡然的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