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稗和苍耳

(2024-01-11 19:35:23)
初秋时节回故乡,见到大地里所有植物都感到特别亲切:已渐成熟的苞米、正在灌浆的水稻、绿色鼓鼓的毛豆;还有那些地边上叫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野生植物。看到他们就看到了我童年和少年时的影像,尤其是看到那葱郁的苍耳和高高的丰稗,童年和少年时的往事立刻浮现在眼前。
丰稗和苍耳
丰稗(风稗)实际上是一种杂草,他与真正的可磨成米食用的稗子是有很大区别的,通常会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植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人们到处寻找可以充饥的食物时,丰稗是自然人们的首选之一。他的子粒几乎是有很少的面粉成分,大多是躯壳,尽管是这样,当它的“子粒”尚未 完全饱满时,人们就开始将他的颗粒撸下来放入袋子,回到家里后晾干,用碾子将其碾碎成碎粉,然后将其与野菜一起做成面团食用。尽管很难吃、又容易干燥,但是饥饿的人们只能用它来果腹。尽管很难吃,人满费了很大力气和时间能够撸到的丰稗数量也是有限的,做成的面团也是不能够满足人们吃饱的。
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和姐姐一起去田间地头撸丰稗,撸丰稗要使用大拇指和食指,那稗子穗虽然柔软但也会把大拇指和食指磨得通红甚至是磨破,尤其是食指。我们往往是把食指用布条和线缠上,然后再去将丰稗撸下来  ,放入缝上了塑料的筐里。那时候的筐有大中小三种规格,我们往往使用中号的,通常叫做二筐,可以装三公斤左右。想要撸满一二筐丰稗是很不容易的,在忍饥挨饿中手不停的忙乎着,大半天的时间也就是能够弄到大半筐。在饥饿中撸丰稗,往往是腿发软、心发慌、眼睛发蓝。有些时候甚至回口中嚼着丰稗草的汁液充饥......
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撸丰稗仍然是我必须做的,因为家里养猪,丰稗就会作为猪的饲料,而且是很有营养的饲料......
丰稗草是一种很好的喂牛马的饲料,也是可以用来苫房的,割了草是可以卖钱的。到了深秋的时候,已是少年的我往往会扎上绑腿,绳子缠在腰上,拿着镰刀穿梭在已成熟的保米地或高粱地里,一把一把的割下分散在大地里的风稗草或谷莠子草,然后捆成捆,每捆能有十多斤。因为草是分散的,往往是跑了很远的距离才能割到一捆,所以还要在地里做上记号才容易找到。每次割草小半天的时间能割到四捆,集中起来后用绳子捆绑,然后将两个胳膊穿进捆绑完丰稗草的绳子里,然后手抓着苞米杆吃力的坐起然后再吃力的站起,从苞米地(或高粱地)里面走到地头,然后走上通往家的土路上,几公里的路,背上四十斤分量的草,往往是周身大汗淋漓,半路上必须休息一段时时间,休息时尽量让身上的丰稗草尽量在高处,这样才好起身,如果在路上能够遇到可以帮忙的人,他会帮你起身,这样会省下很多力气的。每当把草背回到家后,肩膀上都会是被绳子勒出两道深深的红印......
丰稗和苍耳
苍耳被我们村里人称为仓子,可以长到一米多高甚至两米,据百度介绍他的果实是一种药材,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也食用过它的果实,那是将他的成熟了的果实用大锅炒熟了剥皮吃。苍耳从夏天的幼苗涨到秋天成熟会生长很长的时间。童年到少年甚至是青年时期,一直是在与苍耳打交道,因为他在夏末和初秋时节是最好的猪饲料。因为那时候庄家已经长得很高,苣买菜也都已经长高开花,只有苍耳郁郁葱葱的生长在大地里或者是田边,而大地里的苍耳更是肥嫩。放学之后我会拿着麻袋、绳子、镰刀走进大地里去割苍耳叶子,大多时候是将嫩绿的苍耳整棵割下,然后放进麻袋里,边在地里行进边割下苍耳,放进麻袋的时候尽量用力将其压缩。那时候地里的苍耳很多,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就会弄到一麻袋的苍耳叶。仍然是吃力的将麻袋弄到地边,然后割下两绺有韧性的草将麻袋的两个角绑好,然后如同背草一样用绳子将麻袋捆上后半躺半坐的在地上两只胳膊穿进绳子,然后用力的坐起站立,然后在土路上行走、歇息、回家,那实诚的一大麻袋苍耳叶分量也在四十几斤左右,肩膀上勒出的两道红印也是很痛的。
苍耳叶背到到家里后,立刻就被放进一口大缸里沤上,不然的话就会发热发黄,沤到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合着米糠和极少量的苞米皮去喂猪。那猪是我们家每年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之一......
与如今的孩子们的童年和少年相比,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是不幸福的、但是有许多可以怀恋的往事,我们的童年和少年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自己可以回味的童年和少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坏
后一篇:涝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