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了个爱因斯坦的大脑袋”(组图)

标签:
教育亲子外甥刘泽汀博客征文爱因斯坦孔子聪明天赋方法勤奋育儿 |
“他长了个爱因斯坦的大脑袋”
刘泽汀三岁时
记得外甥刘泽汀上幼儿园时,一次我去接他,老师对我说,嵩嵩(刘泽汀小名)脑袋里尽是些奇怪的问题,差不多有十万个为什么,问得我们都回答不上,长了个爱因斯坦的大脑袋。爱因斯坦的脑袋大吗?从照片上我没看出来。刘泽汀小时候脑袋看上去挺大,有人相信脑袋大的人聪明,如果是这样,长大后这一优势就失去了,脑袋和身体的比例很正常很协调,没有一点儿大或特殊的感觉。
人到底有没有一点儿聪明?如果有一点儿,对学习究竟有多大的帮助?从刘泽汀上学后的情况看,他不是那种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学习型的孩子,也不是书呆子,甚至与书本的亲近指数也不是很高。放学后,我看到的他总是在玩儿,特别是有了电脑后,几乎天天玩电脑游戏。只要问他作业,回答总是在学校完成了;只要让他复习预习课程,回答总是我会了;只要督促他巩固一下学习内容,回答总是学得透彻了。由于考试时总是能拿到拔尖的好成绩,这样大人也不去管他,任他支配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如此这般,他的爱好很广,文体音美电样样都有一手。后来,看了他的博客中的一篇文章,才知道他自己创造一种独特的“循环学习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高效短时进行学习。看来聪明是有一点儿,方法更重要,方法对头效率成倍增长。
世上究竟有没有天才?孔夫子把人分成三等,一等为生而知之;二等为学而知之;三等为学而不知。显然,一等的生而知之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天才。可是,那些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天才的人,都不承认自己是天才,都异口同声地否认世上有天才。如爱因斯坦有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聪明(大意,原话记不清楚了)。鲁迅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无非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全用到学习上了(大意)。我相信,不是伟人客气和谦虚,也是不是他们推脱搪塞,他们的的确确付出了很多,汗水流得远比天赋多得多。生而知之者到底有没有?我想要么就是没有,要么就是极少极少极少。
一般来说,人们都愿意将自己摆在二等人——学而知之的位置上。这样比较合情合理,首先学了,肯定自己的劳动;其次学会了,肯定自己的天赋且区别于三等人——学而不知者。刘泽汀应该属于学而知之者,同时是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刘泽汀中学时除了当班长和学校学生会干部外,还兼任英语广播站站长和播音员,杂志社社长和总编等等职务。我们都曾对此向他提出质疑,到底上学校去干啥?刘泽汀的一位中学同学曾感叹道,刘泽汀是咋学的?他也没比我们多学啊!而且经常是我们学习时,他总是忙学校的破事儿或班级里的烂事儿,怎么一考试成绩就比我们好呢?我觉得,在一流重点中学优秀学生云集的地方,能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应该承认,天赋还是有一些,而且对人的学习和生活起着很大作用。不过对学习而言,天赋要加上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再加上一定的勤奋,就会取得好成绩。
我们当家长的不能指望孩子都长个爱因斯坦的大脑袋,但是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天赋、长处和潜力。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长处和潜力。而这些并非完全暴露无遗,有些潜伏着,有些深藏着。我们当爸爸当妈妈的就是要是寻觅、发现、揭示和培植孩子的天赋、长处和潜力,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培养孩子没有固定模式,只要扬长避短恰如其分地发现和挖掘孩子的深层世界,一定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喜悦和采矿者挖掘取之不尽的金矿时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