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考试与诚信

(2008-11-25 12:02:43)
标签:

教育

亲子

儿子

月考

考场

纪律

诚信

学术诚实

博士生

教授

高校

育儿

话说考试诚信

 

 

儿子第一次月考前两天,在课外班上,我碰到一位一年八班的学生家长,我们在课外班和接送孩子时相识。他告诉我,他女儿班级发了一张有关月考的通知。我觉得很奇怪,我怎么没看见呢?儿子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把学校通知弄丢了?儿子上中学后,凡是学校的通知或给家长的信件等书面资料,我都予以保存收藏,一来需要时便于查找;二来爱屋及乌,我十分珍视儿子的和与儿子相关的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未来也许有一天,我会戴着老花镜,饶有兴致地翻阅这些东西,沿着这些蛛丝马迹寻找回忆儿子成长的历程。

我问这位家长,通知是什么内容?他告诉我,主要是强调月考的考场纪律,学校对月考要求很严,如果违反纪律将如何如何处置。听到这里,我就放心了,这个对儿子绝对不是问题,我心里完全有底。后来得知,儿子班都没发这张通知,王老师只是在月考前某一天,将通知内容给同学们说了一下,全班同学都知道有这回事儿。在这个问题上,王老师是不是对他的班自己的学生有着充分的信心?

108下午,儿子参加了上中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学校特别重视这次考试,在新生入学后,家长收到学校的第一封信里就提到这件事。不论是本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理念,还是或多或少带着一些虚荣心,或想给老师、家长及同学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家长和孩子们也格外看重这次考试。考场纪律很严,考试拉单桌,班级被打散,考场混用,同学们分别到不同的考场参加考试。学校还特意给每个学生发了考场图,以便学生们能够按图索骥找到各自的考场。据儿子说,他的那个考场,算他自己只有两个本班同学,绝大部分同学互不相识。如此安排考场,学校用心良苦。

对学生而言,考试应该说,就是考察你到考试前为止的学业水准,用分数衡量出这段时间内一个人真实水平。学生就应该真实地反映出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如果没考好,吸取教训积蓄力量,下次好好考,其它任何想法都不可取。对老师而言,考试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试题严格保密。考试最终要考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和老师教学的真实水平,诚信是师生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诚实为人生最高境界,尤其学术诚实对儿子的未来至关重要。说到学术诚实,这里多说几句。2006年外甥刘泽汀面对清华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两份录取通知书,在两者之间做最后抉择时,香港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里有一行用区别于其它颜色的鲜艳的红色粗体字,引起他的注意,“Zero Tolerance To Academic Dishonesty(对学术不诚实的零容忍)。这表明了香港科技大学对学术诚信的态度,同时也是对新生的预警。显而易见,一个更讲究信誉更重视诚信的大学,它的教授和学生,它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它的学位及荣誉头衔都显得尤为纯洁高尚和珍贵,这也成了学生选择学校的一个沉重的砝码。

近年来,国内高校作假腐败事件时有耳闻。1115日周六上午,我在长春市图书馆院士厅听了一场“弑师”讲座,真是令人毛骨悚然。讲座人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讲了今年10月份在国内连续发生的三起学生杀害老师的事件,并分析了深层根源。由于这位副教授本人刚从复旦博士毕业不久,在高校学习工作时间很长,身份由学生到老师,对目前高校了解很深,感触很多,讲了目前高校存在的很多问题。让局外人想一想,如果高等院校那么圣洁的地方(毕竟不是三鹿集团)也充满龌龊;教授、博士那么崇高的职衔也让人持怀疑态度,那确实是件可怕的事情!

2006年,香港城市大学就发生了一起内地博士生贿赂教授的事件。这位赴香港读博士的武汉籍女学生,按照内地院校的潜规则,在期末考试前,给教授信箱里放进一万港币,随后用电邮向教授索要试题及答案。结果是教授报警,香港廉政公署与教授联手设圈套诱捕女博士生,最终她以行贿罪坐牢六个月,一万元贿款充公。在内地,这件事儿很可能不算什么,甚至一个期终考试根本用不上那么多钱。人们不免对她在内地的硕士学位甚至学士都抱有怀疑态度,当然我们不能这样推理,也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就否定其它正确的东西。据说武汉她的母校对这件事很尴尬,校方下令不允许学校任何人接受媒体采访。

我经常让儿子依靠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不指望有什么救世主,把诚信建立在依靠自己的基础上。比如,考试靠自己就会用实力决定成败,而不会想歪门邪道。进好学校进好班靠自己,就要凭成绩说话,就要努力学习创造好成绩。要想当学生干部或得到荣誉称号,就得自己做好,提高自己的能力,与大家和谐相处,让同学心服口服地投你一票。靠自己很可能为孩子在通向诚信的道路上打开一扇大门。为此,即使很有实力很有能量的家长也不要为孩子创造太多优越的条件,别让孩子的努力失去动力。

做为家长,对社会风气和其它不正常现象,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能管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懂得诚信的极端重要性,让孩子学会诚信,学会做人。这样,我们也许为转变社会风气,遏制腐败现象尽了一份微薄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