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亲子东师附小春假阅读《红楼梦》原著痴迷宝玉黛玉宝钗红学家育儿 |
儿子迷上了《红楼梦》
这个假期,儿子开始阅读《红楼梦》原著(有些字标有拼音和解释,无障碍版),现在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我不适时催促和制止,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抱着《红楼梦》如痴如狂地阅读。前段时间儿子阅读《水浒全传》和《三国演义》也是这样,我还可以理解,因为男孩子没有不喜欢这两本书的。我觉得,儿子至少现在还不会对《红楼梦》发生兴趣,也看不进去,可能男孩子会认为《红楼梦》婆婆妈妈儿女情长的没意思。然而,出乎我的预料,儿子不仅读了《红楼梦》,看进去了,还深深地迷上了。
六年级上学期时,儿子在语文教科书上学了《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由于刘姥姥十分搞笑,儿子对她产生了兴趣,可以说儿子最初对《红楼梦》的兴趣始于刘姥姥。后来,儿子陆续看了《红楼梦》连环画和一些简缩版本,对《红楼梦》兴趣逐渐增加。那时,儿子还没有真正看进去,只是翻来翻去地看,很少提问题。
这次儿子读《红楼梦》原著是从理清人物脉络开始。最初几天,儿子几乎不住嘴地问我,某某人与某某人是什么关系?谁谁是谁谁的什么?儿子有这种执着劲儿,一定要弄清《红楼梦》中繁杂庞大的人物关系。我也耐住性子,一起和儿子一点儿点儿梳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内部及之间的关系。家族成员之间关系和称谓叫法本来就是我的弱项,好多称谓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叫,有些辈分关系绕上几圈我就糊涂了。这回在儿子紧紧追问下,我与儿子一起探讨研究,一点儿含糊不得,我也着实学习了!
如说到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时,就得扯到宝玉的爷爷贾代善和奶奶贾母(史氏)身上,史家女儿(贾母)嫁到贾家,把贾与史两大家族连在一起;他们的二儿子贾政的二儿子是贾宝玉;他们唯一的女儿贾敏的唯一女儿是林黛玉;也就是宝玉的爷爷和奶奶是黛玉的姥爷和姥姥。说到宝玉和宝钗的关系时,就得扯到王家和薛家,宝玉的妈妈和宝钗的妈妈是王家的亲姊妹俩;宝玉的妈妈(王夫人)嫁到贾家;宝钗的妈妈(薛姨妈)嫁到薛家;宝玉的姥爷和姥姥也是宝钗的姥爷和姥姥。这一来,王家与薛家,王家与贾家,加上最后宝钗嫁到贾家,薛家与贾家,四大家族统统连上了。这么一说,儿子就清楚了,我再进一步扯到儿子的表哥等亲属上加以对比,儿子就更明白了。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儿子的“艺”有多高,暂时不知,胆子却是不小。刚刚读了几天《红楼梦》,就有了石破天惊的“研究成果”,俨然成了一名“红学家”。从旧时有钱人肥水不外流和亲上做亲的婚姻习俗和传统,从贾家对宝玉、黛玉和宝钗婚姻观念,从宝玉宝钗婚姻悲剧中,儿子有个大胆的推断和猜测:贾政和王夫人也是近亲结婚,或许他们的上辈人就有血缘关系。证据是贾政和王夫人所生的两男一女三个孩子都不健康,大儿子贾珠和女儿元春早逝,宝玉魔魔障障的。而贾政和赵姨娘生的一儿一女探春和贾环却是健康的。
儿子还认为《红楼梦》中预测贾家未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只对一半。贾家复兴,希望只能寄托在兰(贾兰,贾珠和李纨的儿子)身上,因为贾兰的爸爸妈妈贾珠和李纨没有血缘关系,属非近亲结婚,孩子身体健康几率大,另外他们的上一辈贾珠的爸爸贾政和李纨的爸爸(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校长。去年夏天,我曾带儿子去北京参观了国子监,儿子对国子监比较熟悉。)都是有才学有地位的人,遗传基因好,孩子事业成功几率大。而桂(宝玉和宝钗的儿子贾桂)却难绽芬芳,爸爸妈妈近亲结婚贻害孩子,加上爸爸(宝玉)出走,妈妈(宝钗)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刺激,对孩子更加不利。
儿子的结论真让我感到惊讶!我相信,儿子如果从现在开始真的研究《红楼梦》,真有可能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