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亲子奥数课外班补习小升初考试奥数题解题速度快刀子数感育儿 |
儿子最后一次小学奥数课
08年4月30日下午17∶00时至19∶00时,儿子在HZH奥数课外班上了最后一次(两堂课)小学奥数课,我和部分家长坐在教室后面全程听了课。至此,儿子为期半年(不算假期)的小学奥数课外班课程全部结束。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儿子学奥数已经半年了,开始只报了HYPX奥数课外班(非竞赛班),后来(两个月前)随着小升初竞争白热化,又报了HZH奥数课外班,这个班是奥数竞赛班。为了小升初择校考试,为考上最好的中学,儿子必须站在长春市优秀小学生的最前列。然而,儿子面对的基本都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学奥数的学生,儿子又很可能是本届小学毕业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为此,在最后两个月,两个奥数班同时进行,恶补奥数。奥数班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大题量高难度训练。这对儿子很适宜,因为题目很难,加上竞争对手很厉害,想必是心中也有小升初的压力,他也就老老实实地听课,认认真真地做题了。上奥数课期间,基本没出现我最为担心的不听课和玩儿的现象。因该说与在学校上数学课截然不同,这也是儿子进步的表现。这段时间爸爸和儿子可谓风雨兼程,不辞辛苦,其中酸甜苦辣,只有我们父子俩最清楚。给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和儿子一生中第一次遇到的一道坎儿书上一笔,可载入儿子的史册。
然而有付出就有收获。我想,儿子在全力追赶中,应该得到超越自我和超越他人的喜悦。总结一下,儿子学奥数进程中,差不多上一次课上一个台阶,呈现出大跨度超越趋势。从每次考试分数上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想当初,报了HZH奥数竞赛班时,老师非常不情愿,极力劝阻我们,让儿子上普通班。这个班的学生跟这位老师学好几年了,到了最后又来一学生,惟恐儿子跟不上。可是,我觉得既然来这里就是要学难点儿的,上普通班就没什么意思了。后来老师同意先试听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后来,随着儿子成绩节节上升,这位竞赛班老师脸上渐渐出现了笑容。
话题再回到儿子最后一次小学奥数课上,在最后一堂课(每次两堂课)儿子给了爸爸一个意外的惊喜,让爸爸看到儿子的实力,真令爸爸又惊又喜!这个奥数班的做法是,每次两堂课,第一堂课学生做题,第二堂课老师讲课,老师讲上次课学生做过的题,而这次做的题下次课讲。由于这是最后一次课,没有学生做题的环节,老师讲上次课学生做的题。讲完课后,还有剩余时间,W老师利用这段时间又给学生们出了三道题,抄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做,然后再讲。我看到,W老师抄题时,手中拿一本奥数竞赛书。
我把儿子抄在卷子背面的题目抄录如下。第一道题: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的水后,盐水含盐百分比变成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的水,盐水含盐百分比变成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问此时浓度为多少?W老师在黑板上写题,学生在下面抄题和做题。W老师写完题后,教室里异常寂静,坐在后面一些家长也在抄题做题。这时我心一动,这不也是在竞赛吗?这是速度的竞赛,看这些学生谁做得快,平时做题看不出速度,只能看分数,看谁做对多少道题。大约三分钟过后,我听到儿子稚音嫩气的童声(小小男子汉还没变声呢!)“百分之十!”W老师闻声愣了一下,接着拿起书翻开看了看,轻轻点点头。再过一会儿,陆续有学生做出来,一连串的“百分之十!”。
第二道题是图形题:圆内接正六边形ABCDEF,圆半径为6厘米,圆周率保留整数3,求阴影面积(题目附在后面)。这道题可以算得上神速了,也就是在抄完题画完图瞬间,儿子的声音再次响起“18”,前面很多同学回过头来,惊愕地瞅着儿子。我注意看W老师,他没有予以肯定,我觉得可能儿子做错了。后来儿子告诉我,他看W老师没表态,自己又动笔把这道题重做一遍,得数仍为18,他敢肯定没错。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名学生也说18,W老师还是没有表态,原来此题得数的确是18,W老师怕影响其他学生,所以没有表态。
第三道题:某商场出售彩电,降价20%出售,元旦过后,商场要涨价多少才能恢复原价?(儿子有可能将此题缩写了)“25%!”又是儿子的声音!这道题又做对了!这是儿子上奥数课外班以来,第一次有机会与同学在速度上进行较量,只可惜,由于是最后一次课,有些学生没来上课,很可能有高手缺席,暂时让儿子得到领先一点儿的机会。
我认为,速度是学数学的生命。好在儿子历来做题较快,以往数学考试(学校正常课程考试,奥数考试除外)儿子基本只用一半时间答题,40分钟的考试用约20分钟答题,一个半小时的考试用约45分钟答题。儿子的表现证明,学数学他确实是一把快刀子。快刀子和钝刀子都能割肉,但效果和感觉却不同。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段时间恶补奥数,他很可能已培养出难能可贵的数感。记得有一次,他在做题时对我说:“爸爸,我有时候做题时,做到最后心里猛地一惊,哎呀!这不正是我开始想的那个数吗?”如果对数字对图形对数与形的结合有如此敏锐的感觉,那么学数学就不再是件难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