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到了,中国人都希望回家和家人团圆,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为中秋节是中国所独有的,就象端午节一样,即使有,也只限于东亚范围。其实不然,在印度,也有中秋节,而且,印度的中秋节一点不比我们逊色,他们的中秋节也讲究团团圆圆。
“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很多人不理解,印度人为什么也过中秋节呢?人们会说,这是因为中秋是世界性的节日,为了家人团圆。其实不然,中秋节在整个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并不是中秋节从来就是世界性节日,而是因为古老的中国深深影响着整个世界,早在古代,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亚洲一些国家就开始过中秋节。这既是中国的文化魅力所致,更是古代中国的强盛使然。所以,虽然各国习俗不同,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同,但多样的形式一样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中国古代赋予了月亮许多传说,但最重要的是“玉兔”与“嫦娥”,而这两者都与印度有关。月亮上住着兔子来自印度的古代经典《梨俱吠陀》。古代印度,有一个关于月兔的故事,大概说,一只有善行的兔子,因为不能取得肉以供天帝的需求,便毅然投身火里,成了焦兔,天帝把它放到月亮里,以昭示他的高行。这个传说,在唐代曾被收录在一部佛教经典的类书里。
印度人称中秋节为“明月节”在月圆之夜,年轻妇女头顶5个重叠的泥水罐,站在骆驼背上,慢慢爬上沙丘,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明月节”又名排灯节。
排灯节一般延续5天,纪念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智慧战胜无知。节日期间,所有建筑、水体都被扮亮,或蜡烛,或油灯——这些都是篝火时代之后最早期的人工取火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