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遏止当前的一切涨价行为
(2009-08-28 09:24:41)
标签:
经济财经国际金融晰水价gdp杂谈 |
分类: 经济随笔 |
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通知称,最近一段时间少数商品价格有所上涨,社会通胀预期有所增强。通知要求,要审慎出台调价方案,避免出现集中提价、提价幅度过大,增加群众负担的现象。
近来,水价、油价等的上涨令老百姓叫苦不迭,人们都在抱怨,国际金融危机下连工资都下降了,消费品的价格却逆市涨起来了。这还不打紧,因水价、油价等上涨所造成的社会通胀预期更是令人担忧,物价会不会紧随水价、油价也涨起来。
老百姓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到一个月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收入数据就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增8.1%。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7.1%。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上半年都超过了GDP。针对“被增长”所引发的汹涌民意,统计局后来承认“统计面过窄”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收入大幅增长还是被一些别人用心的人所利用。比如说,水价、油价的上调就不能不说和居民收入“被增长”丝毫没有关系。
就好比居民收入“被增长”所滋生的影响是具有连锁性的一样,以自来水、成品油为代表的少数商品的价格上涨的影响也是全面的。以成品油为例,油价每上涨一定幅度就必然导致物流货运成本的相应增长,物流成本的增加又传带性地导致商品生产总成本的增加,于是,商品涨价的预期就非常明显,并且,这种预期随着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大小而变化,所以成品油的调价必须非常谨慎。成品油如此,自来水同样如此,道理我就不再赘述。
国际金融危机迟迟不见曙光,于是,商品的涨价,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就好比是到穷人口袋里打劫,最后受到损伤的,当然不只是这些穷人,更是我们物价相对稳定的良好经济秩序以及原本就身受创伤的居民购买力。当前,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可一旦因少数商品导致的通胀预期进一步蔓延甚至成为现实,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必将付诸东流,成为泡影。
笔者认为,当前,我们不仅要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各单位审慎出台调价方案,避免出现集中提价、提价幅度过大的现象发生,而且,更应该措辞严厉、不留余地要求各地各单位必须遏止提价行为,这不仅包括集中提价和大幅提价,还包括相继提价和小幅提价,也就是说,在眼下,一切的涨价行为都必须予以制止,毫无商量的余地。
稳定物价,防止物价逆市上涨,关键在于三点:一是有关部门要树立遵从民意的意识,而不能够为少数部门,特别是垄断企业的利益所驱动,助长他们的通过盲目甚至无节制涨价追求垄断利益的行为;二是加大稳定物价相关措施的执行力度,让蠢蠢欲涨的部门和单位不敢轻易涨价,对擅自涨价的给予严肃处罚;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避免结构性短缺,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