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侃高考作文娱乐大众有何妨

(2008-07-09 09:38:10)
标签:

教育

高考作文

考生

分类: 教育杂谈

今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招生工作已经陆续开展,可就在这时,一个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的老师,在某网站发出一个名为"爆笑高考作文——来自评卷一线(08广东卷)"的帖子,帖子中,详细罗列了经由其手批阅的今年参加高考的一些学生在作文中犯的错误,并加以麻辣点评,大有"乐不死人偿命"的架势。虽然初衷是想博人一乐,但是广大网友还是认为这样拿考生错误做文章有些不妥。

阅卷老师在网络上调侃考生作文的常识错误很容易被理解成嘲笑、愚弄、讽刺考生,因为大庭广众之下的调侃如果把握不好,过了火,就会伤害当事考生的自尊和感情。身为老师,更何况是肩负高考阅卷重任的老师,爱护、欣赏、勉励每一名考生是他们的神圣职责所在,而这种职责一旦演变成挖苦,高考的严肃性、仁爱性将大打折扣。

应该看到的是,许多人对阅卷老师调侃考生作文的常识错误持有异议,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拿考生作文中的错误当笑料的泛娱乐化,博人一乐永远都没有错,但如果 "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未免有些残忍。然而,调侃考生作文的常识错误固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更应该有这样的宽广意识和豁达心境,高考作文固然神圣,但调侃一下又有何妨呢?

高考恢复30周年以来,她已经从一项单纯的考试演变成一场浩大的"战争",严肃性过头,轻松度不够,人们看待高考,往往只是看到了其不可玩亵、不可开交的一面,于是很自然就造成了高考的不可一世。高考阅卷更是如此,被看得比法官判案还要神秘,不要说缘何扣分、缘何给分,就连考生的分丢在哪里考生本人都不知情,更别说局外人,这就使得高考阅卷像雅典文明一样更显神秘。

高考阅卷不是玛雅文明,神秘并不是她的本性,她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度量衡。高考阅卷的最大要义固然在于给答案判定分数,然而另一方面,从高考答题中所透露出的问题也求偿不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它不仅可以起到友情提示犯错误考生的作用,而且能够规正后来者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也就是说,阅卷信息的有限公开其实是一种现实的教育。

阅卷老师调侃考生作文中的常识错误正是如此,它使得广大受众寓教于乐、受益匪浅,特别是当事者本人和未来的考生来说,虽然从别人的调侃中获得了一些"嘲笑"的快感,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会了注意日常学习中的不断积累和某些细节。调侃外表的嘲讽不是目的,调侃背后的教育才是根本所在。

对待包括"嘲讽"考生作文之类的调侃,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吹毛求疵和刻意地批评,因为,调侃是生活的清新剂,有了它,生活才能被时常刷新。正是得益于调侃的这一属性,使得高考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调侃是一根纽带,它牵动着高考的神秘和考生的惴惴之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经受调侃,高考作文才能贴近大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