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许多家长,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他们都希望孩子出国留学,却也在犹豫。他们犹豫什么呢?有的担心孩子出国后没有家长照顾,从而慢慢地变坏;有的担心留学的成本太高,他们负担不起;有的担心毕业后回国找不到好一点的工作,海归成海带;还有的担心上当受骗。
我也是一个16岁孩子的家长,我当然明白所有家长的苦衷。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有出息。正是因为这样,家长们对于留学的担心才这样多,担心多说明家长们在为孩子的未来在着急。现在,全国各地都正式进入高考录取期了,家长们的急,孩子们的急是可想而知的。我们都是高考的过来人,人生这一阶段的心理我们都很清楚。特别是对于那些高考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家长来说,何去何从是摆在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在国内上三流的大学、念个专科,还是选择复读,或者留学只是一个单项选择题。
前几天,有一个湖北的学生家长找到我,她说她的儿子今年高考整整500分,在当地还不够二本分数线,她很矛盾,究竟是让孩子读三本还是出国留学,如果在国内念三本,她和她的儿子都不甘心,可如果出国留学,一是舍不得儿子,二是出国的费用太高。当时我就明确地回答她,在国内读三本还是出国留学并不是在哪儿上大学的问题,而是观念问题,是什么观念呢,我们常常习惯于站在一省或者全国的范围内考虑问题,没能将眼光放得更高更远。我觉得,如果是一百年甚至更早以前,交通和通讯还很落后的时候,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念书那才叫留学,骨肉亲情啊,就这样重洋远隔,而现在呢,交通和通讯发达了,到哪儿不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别说去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就是去月球一天也可以一个来回,所以说,在21世纪的今天,留学其实就是到另一个地方、另一种环境里念书,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
但也有一点不同,这很现实。比如说高考只考了500分甚至400分、300分,在国内上不了好的大学,甚至连大学都上不成,尤其在山东、河南、湖南、湖北这样的高考大省,升学竞争异常激烈,怎么办?听天由命自然是不明智的。
没有人天生就是失败,高考上的佼佼者,那些状元们,未必就是强者,比别人要聪明,而高考上的失落者,那些没考上理想大学的学生们,未必就是弱者,必须承受无好大学可上的命运。我们都要树立这种意识,在高考上的失利并不等于人生的失败,在国内大学领域的痛处可以在国外拾回来。由于国内外的教育背景、升学方式、人才培养方式、取才标准的各异,特别是人才标准一元与多元的不同,使得我们的许多优秀的学生只有到国外才能充分地施展出来,而在国内,他们只能算作再普通不过的学生,两者之间的差异正是我们要深思的地方。
以上的这些话,其实是对许多家长的回答,我们的孩子是龙是凤,但也要经历人生的坎坷,忍受暂时的分离,捧在手里,树苗永远都不可能长大参天大树。给孩子一点自由成长的空间,其实也是给自己的一次历练和挑战。让我们张开双臂,去迎接全民留学时代的到来吧。这是历史潮流哩。最后要补充说的是,在这个全民留学时代里,不要因为高考失利才留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