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了,其中的一大特点是女生的高考成绩无论从平均成绩还是最高分等情况比男生都要理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多数省市的高考状元是女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于是人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不是由于现行的考试模式更适合女性呢?
这种担心并非全无道理,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女性更擅长于语言能力,而男性更擅长于逻辑思维,而按照现行高考的语数外考试模式,女生显然更具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女生之所以能够笑傲高考,全是高考模式惹的祸,如果改革高考模式或者考试形式的话,笑傲高考的可能不是女生,而是男生了。
事情的真相当真如此吗?如果说高考考场上的“阴盛阳衰”是高考模式偏袒女生而造成的话,那么这种“阴盛阳衰”为什么不在若干年以前,却要等到今天才表现出来呢?要知道,若干年以前的高考模式与现如今的高考模式并不存在根本区别,然而在从前,考场上的常胜将军多半是男生。相同或相似的高考模式,选拔出来的人才性别构成却截然不同,只要我们略加思考便可以知悉其中的奥秘,并不是现行高考模式更适合女生,而是男生们对于高考的态度与从前大相径庭。换句话说,就是男生们普遍失去了过去对待学习的那股认真劲,既然连认真学习都谈不上,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自然是无米之炊。
这样,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男生们变得不爱学习了,是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堕落的缘故和表现吗?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还不是主要因素。众所周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日益加剧,“读书无用论”再一次得以抬头,读好书、上大学已经不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越来越多的人在考大学与提前就业面前选择了后者。并且,相对于男性而言,低学历女性的就业形势要比男性严峻得多,为了摆脱日后的就业压力,广大女生发奋读书考大学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心理,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心,不论是女生笑傲高考也好,“读书无用论”抬头也罢,这些都只是社会在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一段插曲,既不会长久,也不可能长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所应该做的绝不是把男生硬往大学里赶,赶鸭子上架是不可取的,而是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因为只要能够各得其所,上不上大学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说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种奇怪我想法,其实也算不上奇怪,而是凭借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在我看来,对于中国的广大学生而言,学习是以性别来分的,具体来说就是女生适宜高考,而男生则适宜留学。这是由我国的教育环境和国际教育生态的不同所决定的。男生多半不读死书,女生则不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