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2022-10-18 15:02:50)
标签:

钢铁

教育

历史

铁合金

文化

分类: 人文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

                                      ——重回舟水桥小记

 

高言常

  

蜿蜒舟水河,

    滚滚铁水流,

悠然五十秋,

依依八五情!

2022年深秋,苏君一个电话,引起一直关注“八五文化”的我极大兴趣,于是,邀约三五同好,有了舟水桥一行。

多年,离开舟水桥后,我“非必要”,很少回去。“恨(恨铁不成钢)”,还是“爱”?爱恨交加?其实是厚植于心中的“爱”——难以释怀的“八五情结”!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天气还好,不冷不热。一群曾经在这里奋斗一生的八五人回来了,来寻觅“八五”的足迹,寻找自己职业生涯的脚印,进行一次“怀旧之旅”……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我们来到舟水桥,还是那条舟水河,不急不缓流向湘江……沿舟水河而建的八五厂主生产区,既熟悉,又陌生!

历史上,这里烟囱林立,炉火熊熊,经历了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如今,依然热闹非凡,一路钢铁产品交易的生产资料市场取而代之。东边原来的703车间一带,那条横跨南舟东路而来的平坦如砥的湘江大道,向南延伸,成为连接南北的通衢。

二十年前,电闸拉下,八五厂全面停产;十二年前,退城进园,冶炼电炉灰飞烟灭……这些成了八五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沿当年一号公路南去,来到曾经风靡一时的“新八万”。拥有八十年代现代化装备水平、亚洲最大电炉、号称“铁合金行业宝钢”等一系列桂冠的冶炼四分厂。昔日骄人的高大伟岸的现代化厂房不见了!变成一片堆积如山的原料场。只有那黄色的办公楼硕果仅存。虽然八五厂渐行渐远,但在尚有历史意义的标志“冶炼四分厂”大门,当年现代化新八万的奋斗目标牌还在:“创五个一流: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效益”,仿佛重现了那如火如荼的生产高潮,能唤起我们些许的回忆……大门尽管已经杂草丛生,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纪念照。

不远处是热装中锰生产线(中锰车间)宏伟的厂房,还好没有拆掉,但是里面变成了库房、加工厂。在厂房里,以尚存的半截平台为背景,在时隔几十年后,我在名冠中华、当年冶金部长赞誉的“全国最大的热装中锰生产线”驻足留影。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一分厂(701)、702车间庞大的厂房现在是一溜烟的钢材市场门面。它们可是一九五八年,舟水桥冶炼厂区的第一批建设项目,“老八万”的骨干车间,曾经是八五厂的骄傲……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至于2314、站台、木材厂原料场等,只能行车走马观花,不,观的是废墟和乱哄哄的一片,还有那规模恢弘的综合原燃车间,大门紧锁,被他人他用了……

过了舟水桥,来到八五厂机关的大门。八十年代建设清洁文明工厂时,有过一番厂前区建设,八五厂有了这个铁合金商标“山鹰”标志的厂大门,经过历史风雨洗刷,变了模样。好在,那“遵义铁合金厂”金字招牌历经沧桑,还镶嵌于大门右侧,为八五人留下难忘的记忆,让你回味曾经欣欣向荣的八五厂……我相信,重返八五厂的人,都要在这里留下永久的纪念。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历史总是前进的!八五厂的变化是若干年来国企演变的必然结果。舟水桥地区一九五八年从农村变成工厂,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时代变迁需要工厂迁往他处,这里成为了中心城区,这是历史的必然、进步!奉劝八五诸君,积极面对,不必伤感!

 

八五厂不在了?不!八五厂实体不在了,但是八五历史文化却通过各种形式传承下来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寻觅到八五的足迹……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来到南舟路边的“八五利工鸭店”,一个八五“厂三代”开办的,有着浓郁“八五元素”的特色饭店。“利工鸭”是舟水桥地区几十年的老牌子,八五人的后代拿过来,通过“包装”改造成了“八五利工鸭”。在昔日的八五厂经营“八五利工鸭”,可谓一个全新的经营思路。这些年轻人的祖辈、父辈是八五人,他们从小受到大型国有企业八五厂氛围的熏陶,成长于八五环境,他们有着一样的“八五情结”。创业筹备过程中,为了解八五厂的历史,在网上查,市场找。2016年我所著的《“八五”春秋》一书,他们居然花钱从绥阳旧书店“淘”来。这是当年我赠与八五厂著名书法家曾令宣先生的一册,他故去以后,流传到社会。现在居然被八五后代收藏,算是一种缘分。“厂三代”通读《“八五”春秋》数遍,学习、了解、熟悉八五厂的历史。阅读、研究、过滤、筛选、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元素,变成了现在饭店的经营思想和主题,融入装潢、布置、打造的内容。现在跨进店堂,墙上挂的,桌上摆放的,当年八五厂的照片、图片,匾牌,甚至“岗位责任制”、“铁合金产品说明书”,八五厂八十年代出版的刊物“企业实践”等,比比皆是,一应俱全,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些“厂三代”可谓挖空心思、匠心独具,用殷殷“八五情怀”,围绕“八五元素”,活脱脱的营造出浓浓的“八五”氛围。且看八五酒拳令:“一分厂在舟水桥/二区就在钛厂旁/三是车间七零三/四方青年树新篇/五十多年八五厂/六来流去舟水河/七零三里炼锰铁/ 八五精神记心间/九在职工杯杯头/十再难舍八五情。”十足的“八五味”!来此,你仿佛来到了“八五厂”,品尝“八五特色”的饭菜,别是一番风味!特别是我们这些八五人,感到回八五厂来了!感受“回家”的亲切!在这里用餐,大开口味,特别香!看到八五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后继有人,作为它的长期关注者,大可慰矣!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在舟水河边的那座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大楼(原来的铁合金图书馆),现在唯一保留有遵义铁合金集团(八五厂)称谓的地方。“八五人”的“家”。我们在大楼浏览了“八五记忆——八五厂历史文化长廊”,一起回顾八五厂的历程,追寻我们八五人曾经的足迹,回味我们工厂存世五十余年走过的道路,那每一段、每一程……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寻觅“八五”的足迹——重回舟水桥小记

时隔多年,返回舟水桥,寻觅了八五厂经历的足迹,仿佛回到那个年代,重走一次我们这些八五人走过的八五路!欣哉!乐哉!(2022.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