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年
丁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32
  • 关注人气: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2022-10-31 16:27:59)
标签:

钢铁

历史

锰矿山

情感

文化

分类: 人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

——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高言常

 

深秋十月,金风送爽, 一群八五人来到长沟,八五厂的锰矿山——曾经的遵义锰矿。我们到长沟,是寻根溯源来了。

“源”者,抗战时期西迁浙大发现团溪锰矿之后,五十年代进一步发现包含长沟铜锣井等地的储量丰富位列中国第二之遵义锰矿后来的八五厂(遵义铁合金厂)“锰”而“锰”而发展起来成为全国重点铁合金企业、中国锰系铁合金基地肇始于此。“源头也!

“根”者,一九五八年,遵义锰矿(八五厂曾经名称)厂部设于长沟,后来随着冶炼厂的建设,厂部迁往舟水桥。此为八五厂“根”也。

故,此行可谓“寻根之举”。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过了那条湘江,就是长沟地界。不宽的矿山公路,来到一座两层办公楼,尽管人去楼空,一副历经岁月的沧桑,但是依稀可辨当年的神气模样。五十年代“一五”时期,锰矿开始规模建设,进入正规开采。史载:“一九五七年开始了长沟地区的基本建设,在沙坝开始建设主井,不久又开始850大巷建设,在张耳弯,野猫弯一带建起机修车间、选矿车间。在湘江桥头建起了一个小型发电厂,另外还配套修了部分职工宿舍,食堂,同时还建起了一座工字型的两层办公大楼……”一九五八年,厂部由城区丰乐路61号迁入长沟的办公大楼,人们称为“乔迁之喜”。就是在这里,先后改为贵州省铁合金厂、遵义铁合金厂。由此,建厂以来,厂机关各部分第一次集中在一起,有了职工宿舍、俱乐部、食堂、图书馆,电影队等,有了子弟小学、医疗保健站等设施,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一九五八年邓小平总书记曾经来到贵州省铁合金厂长沟厂部视察,在八五厂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在这个“长沟好地方”,度过难忘的一九五八年,八五厂开始了一段新的路程。

现在办公楼墙上留有“凝聚、攻坚、务实、振兴”标语字样,那是八十年代作为二级单位遵义锰矿矿部的时代痕迹,我们在这里驻足,就是想找到热火朝天年代的感觉……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矿区公路沿途,不管是宿舍楼、商店、粮店等建筑物,空空如也,极少见人烟。这是城市化让大部分矿山职工家属迁到城里去了。也是二十年前的那次全面停产,留下的后遗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值得庆幸的是遵义锰矿因为它天然的矿山资源禀赋,硕果仅存,至今保持生产运作。在那个遵义锰矿标志性的850”大巷洞口,一改昔日的旧模样,经过整理打造的洞口工业调车场秩序井然,轨道,线路整齐有序,那橙色的电机车及周围设施、建筑以及各类标牌的五颜六色,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有了崭新的感觉,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产环境,现代化的矿山生产场面。由一列列电机车牵引的矿车,装载从井下开采的锰矿石,从这里运出来……我们得知,经过整顿改造的井下,生产环境大为改观,井下标准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矿石年产量已经达到30万吨水平。听到这些消息,我们感到欣慰,十分高兴!祝福遵义锰矿永葆青春!努力向“百年老矿目标前进!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由此车行东去的山沟数公里处,还建有与之配套的主、副井等直通井下的矿山主要生产设施。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最东面的山坡上,副井卷扬机还在为锰矿山井下生产不断提升、下降,继续运转。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在过去主井这个地方,废去的主井架还巍然耸立。颇有意味的是,它从建设到建成,从来没有使用过,留下历史的遗憾。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若干年后,在这里建有一个“一九五八遵锰”文创园,发挥了新的作用。远处大门望去,对联:“追忆铜锣井采矿岁月,铭记遵锰人奋斗历史”点明了文创园的内容。这是八五厂消失后,目前唯一一个纪念八五厂历史的地方。文创园的图片、展品和旧物件,包括院墙上的标语口号,重现了五十年代矿山建设的那段艰辛历程,反映了遵义锰矿的前辈们,为国家工业化的付出和奉献……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在陈列室图书角,意外发现我2012年出版的《岁月年轮》一书,这是一位受赠的老八五人故去后,他的子女捐给文创园的。也好,这本记载有我在八五厂成长故事的回忆录,在这里为传承八五历史做些微薄的贡献,也算物有所值!

      走笔至此,期望有一个全面纪念八五厂历史文化的设施,让人们从中回顾八五厂五十多年的历程,重温那难忘的岁月,更好地传承其历史文化。八五人的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吗?

寻根溯源访长沟——寻觅“八五”足迹之续篇

立于山坡回望,重重叠叠的山峦,昔日矿山开采的荒乱地貌,被层层叠叠的绿色植被覆盖,好一派绿色生态的大自然风光!一阵阵秋风拂面而过,令人神清气朗,心旷神怡!据悉,这一片山地将打造成中心城区生态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像绿树山林掩映下的“黔庄”那样,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这既是工业化向城市化的过度,更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演变。长沟的未来,将以一种新的方式造福社会,我们期待着……  2022.10.24追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