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业设计: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

(2016-08-29 10:32:31)

《浙商》杂志 主笔  姚恩育  记者 吴美花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的加快,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与应用空间。

日前,浙江省经信委发布《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此为冲锋号角,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重新出发。

在工业设计产业方面,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工业设计催生了无数“爆款”,在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借工业设计添上双翼的浙江制造业,亦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话。

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早在上世纪,方太厨电就与瑞德设计共同研制开发了中国人自己的吸油烟机,去年又推出了全球首创的水槽洗碗机。今年5月,方太产品的身影出现在了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中,并入围前22名。这款研制开发历时五年、经历万余次修改优化的洗碗机,是方太的又一个“爆款”,也是浙江制造与工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

而浙江武义的拓朴拖把,与博乐设计共同设计了一款会“走路”的新式旋转拖把。单单这一款产品,就把这家原本寂寂无名的小企业推上了拖把行业老大的地位,销售额从原先的2000余万元,发展到2015年的4亿余元。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优秀的工业设计就是“点睛”的“金手指”,赋予制造产业以全新的生命力,在商业领域达到了双赢。

如果说上述是典型案例,那么下面一组数字可以帮助理解工业设计的巨大推动作用。

截至2015年,浙江省在各地级市、义乌市以及部分工业强县建设了16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累计实现各类设计服务收入达54.8亿元,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超过5000亿元,力争2017年转化产值达2万亿元。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32.2%,比2011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16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成为浙江省16个创新设计的“众创空间”,浙江“以基地建设集聚工业设计企业和设计人才,服务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助推地方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得到国家工信部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高度肯定。

与此同时,一大批掌握着工业设计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骨干设计机构和制造业设计中心已经成长为浙江省工业设计的领头羊。截至2015年,浙江省已经拥有15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登陆新三板的瑞德设计更是被称为“工业设计第一股”。

事实上,浙江省对于工业设计的建设推动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浙商》记者了解到,在“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每年都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省级工业设计基地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等工作。各市、县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浙江省还专门成立了推进工业设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织工业设计的相关推广、开展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考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和重点企业设计院建设等,各地市政府出台扶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积极举办各类工业设计大赛,开始设计与制造的对接,通过载体建设,有效营造全社会重视工业设计的氛围。种种举措催生了浙江省工业设计百花齐放的格局。

而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契合的最重要原因,莫过于制造业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需求。浙江是制造产业的大省,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企业对工业设计产生了新的需求,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的加快,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也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与应用空间。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链正在形成

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浙江的工业设计机构也在探索自身的转型方向。他们逐渐从提供单纯的设计服务,向以设计为核心,整合供应、制造、资本、市场销售等整个工业设计产业链资源转变。

一些设计机构开始跟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孵化出新的产品公司,甚至开始走向资本市场。2014年底,浙江工业设计的领头羊——瑞德设计率先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工业设计第一股”;随后,由飞鱼设计长期提供设计服务的杭州华普永明也在新三板挂牌,飞鱼因此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而长期服务于浙江成长型中小企业,创立并坚持以定位为核心的产品、品牌、终端整合设计服务模式的博乐设计,不仅与客户合作的“橙舍”、“69”等设计品牌收获了市场的热捧,其企业自身亦广受资本的青睐。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链同样在浙江的16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中逐渐形成,在引进专业工业设计机构、扶强做大工业设计服务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基地开始整合产业链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放大“设计+”价值效应。

而在浙江省第一个工业设计主题小镇——梦栖小镇,由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和良渚新城管委会共建的浙江省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基地,致力于打造融浙江工业设计成果展示、浙江好设计好产品推广、浙江原创设计品牌孵化、工业设计培训、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交易等于一体,服务全省的工业设计创新示范基地、工业设计创新企业孵化基地和工业设计生态产业链服务基地。基地运营公司总经理章群星说:“我们希望浙江省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基地能够成为全省设计与制造对接交流的最佳平台,设计成果产品化和设计产品商品化的最优通路,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全科诊所’,助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设计与制造》杂志主编,章群星自2011年开始致力于浙江工业设计的理念普及和产业推广,见证了浙江工业设计力量这五年的崛起:“这几年,浙江获得的德国红点奖、IF奖、中国红星奖等国内外大奖的数量不断增加,浙江设计已经成为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工业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浙江省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仍是长路漫漫。

一位常年与企业打交道的科技部门官员对《浙商》记者表示,在与企业实际接触的过程中,他常会遇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企业家告诉我说他们企业的工业设计如何如何牛,但当我看到实例后,发现多数只不过是工艺设计而已,只是改变了产品的形态、尺寸等外表,仅仅简单改造,就以为已经做到了全新的工业设计。”

事实上,在工业设计师看来,工业设计必须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到一起。这是一个从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重构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新的价值及竞争优势的漫长过程,并不仅仅只是将产品换个颜色、换个大小之类的简单改变。比如苹果手机的大火,与其工业设计的尽善尽美密切相关。乔布斯之所以令大部分工业设计师顶礼膜拜,也正是因其对产品的美学、功能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人类生活方式变迁的敏锐感知,最终令苹果手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除了理念上的差距之外,与国际工业制造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设计仍处于萌芽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要学习德国工业制造的匠人精神,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可占到总产值的5%到15%,高的甚至可占到30%,而中国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不到1%。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这一环要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