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元人类怎么在二次元赚钱
(2016-05-26 09:31:39)《浙商》杂志
有人在努力加固次元墙,也有人一心想要打破。矛盾背后是文化与资本的博弈,两者结合是为了创造消费,而消费永远是行业往前走的真正动力。
当三次元人类试图窥探二次元领域的奥秘时,所有人都被一个初级问题堵在了门口,什么是二次元?是宅在家,看动漫、玩电玩、买手办、用表情包说话,吃着泡面发着弹幕,满屏“66666”(“溜”的谐音,表示称赞对方很厉害)吗?
“二次元”一词来源于早期日本动漫、游戏,因为多半存在于二维平面上,被称为二次元(日语中的“次元”与中文的“维度”意思相同)。如今,二次元已远远超越平面,泛指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小说(Novel)、虚拟偶像及其衍生产品,这个色彩浓重的理想国是个架空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三次元)而存在。
次元社联合创始人陈漠在多次向投资人解释“二次元不等于动漫”后,干脆写了一篇文章《二次元到底是什么》。他在文中如此表述:“二次元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反叛,而是对现实的间离,在与现实共存的空间里构建一个异托邦(Heterotopia)。这是一个永远‘在场’的精神空间,具有想象和真实的双重属性。”
换个酷一点的表述,二次元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的“平行空间”。在那里,有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与生存法则,是另一种“诗和远方”。
潜在的巨大需求打动了三次元人类,各种资源聚集在二次元的大门前。谁能打破次元壁,实现进击呢?
前方高能预警
“前方高能预警”是二次元世界里被频繁使用的一个词,现在用来形容国内二次元产业的市场前景也很贴切。
这个年轻人的世界,全凭兴趣衍生出包括Cosplay、声优、宅舞、画师、鬼畜、电竞等诸多门类,催生了国内原创动漫游戏的完整产业。
2015年11月,腾讯动漫2015年行业合作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做了题为“与二次元经济一起飞”的演讲,提出要以孵化精品动漫IP为中心,打通游戏、影视、文学各领域,使二次元文化成为大众流行文化。
二次元经济到底有多火?据艾瑞咨询相关统计,2014年二次元领域融资规模达到1.62亿元,2015年则至少在5.46亿元以上。另一个标志是,互联网大佬BAT(百度、阿里、腾讯)和网易等也开始频繁布局。
2016年一开年,知名弹幕视频网站A站便获得软银6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仅第一季度,二次元领域投资并购案涉及金额就已近15亿元。另一知名弹幕网站Bilibili的董事长陈睿曾作出判断:目前中国二次元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5年后将达到1000亿美元。二次元电商平台52cos对《浙商》记者展示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仅售卖Cosplay周边产品的淘宝店铺就有345784家。
在二次元创业生态圈中,依据在整个链条中的活动和交易属性的不同,大体可以分成四种类型:大平台大公司、VC与天使投资、平台公司(包括亚文化平台、大众平台)、内容公司。
其中,BAT这样的大平台大公司,成为二次元领域中资本与内容双向输出的阵地。比如腾讯动漫依靠其雄厚资本,引入多部日漫,成为中国目前最具规模的正版网络动漫平台。同时,腾讯也在生产原创内容,并对一些看好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
目前国内的二次元产业创业公司,主要分为内容平台和社交网络两大类。内容平台包括以A站、B站、布卡漫画等为代表的动漫聚合渠道,萌娘百科、被窝声次元等图文音视频,有妖气等原创动漫内容平台,手办等周边产品。社交网络则主打亚文化社区,包括半次元、次元社等在内的平台,服务领域不断细分。
而此时进场的VC和天使投资,在面对二次元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时,看到了支撑起这个领域背后的年轻群体。“对于‘90后’、‘95后’甚至‘00后’,投资人都在研究到底去哪里圈住这些人,二次元恰好是一条通道。”杭州跨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郑格对《浙商》记者表示,此时的很多投资布局,其真实目的都是为了“围堵”年轻人,“毕竟下一波人口红利将由他们产生”。
2007年第一家弹幕视频网站AcFun成立,至今不到十年。期间,ACGN产业文化圈不断扩大,加之社交媒体兴起,大量轻度二次元用户和三次元人类“入坑”,发展至今已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给了二次元文化快速受到主流社会追捧的机会。”“半次元”创始人王伟,在分析二次元为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时表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一直在参与互联网狂欢,比其他人群更多受到网络文学、动漫等二次元作品的影响,这群人的青春已经可以用二次元来标记了。”
申银万国在研究报告《从非主流到AB站:80、90、00后亚文化属性演替和互联网投资策略》中指出,二次元文化是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归属感消费。“90后”和“00后”作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生活在虚拟中,愿意为精神满足付费,并且他们的付费对象从内容本身扩展到了对内容的参与感。
陈睿曾在公开演讲中描述B站的前景:“所有的流行文化一定是来源于亚文化。”他认为,浸淫于亚文化的“90后”、“00后”一旦握有话语权,就可以主导互联网主流文化,进而变成源源不断的消费动力。
作为国内二次元产业链布局最深入、最多也最完整的VC,创新工场已经投资了暴走漫画、十万个冷笑话、半次元等10余个项目,覆盖了创作端、渠道端和产业链全局。创新工场投资总监陈悦天认为,二次元实际上的市场规模是所有下一代网民的数量。他在专栏文章中预言:“这些文化作品中蕴含的态度和价值观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这些人的心里,并将伴随这些少男少女们一生。”
打破次元结界
三次元的现实世界,多数时候遵循的是冷冰冰的商业规则。但在二次元世界,“爱”和“真相”受到了最高礼遇。
“没有授权的Cosplay照片很难在有商业用途的平台上发布、留存,因为来围观的人会追问是不是得到过授权。手办能买正版绝不买盗版,正版才能代表真爱。”“种草没”创始人兼CEO古风说,二次元人对人、物和话题的追随“都是出于爱”,这个人群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都很高,受不了粗劣的东西,“有点儿精神洁癖”。
“现实世界里阶层相对固化,部分生活在其中的年轻人想要在新的社会模型中寻找到慰藉。”王伟说,“二次元人关注精神生活。中国人不擅长倾诉,这使得很多人都有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喜欢沉浸在二次元世界里,减轻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特别是青少年。”
但事实上,作为内容产业,二次元也无法脱离一些基本的秩序法则。“亚文化的消费和主流文化一样,也是跟着资本走。但在这个世界,能产生好内容的大神才是第一阶层,其次是明星Coser们,最后才是借助外力比如花钱支持内容不断产出的用户。”王伟把“大神”的位置给了优秀内容产出者。巨聚网络CEO孔令杰同样表示:“只有精品内容生产者才能站在二次元食物链的顶端,他们身上背负着诸多以人、以内容为核心的IP价值。”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大量新用户或者说泛二次元用户“侵入”A站、B站等曾经的二次元聚集地之后,二次元用户一度坚守的规矩渐渐被打破——比如弹幕内容的文明程度下降了,二次元的核心用户逐渐难以忍受。“一旦所标榜的特立独行被模糊了,会让人心生不快。”古风说。
“核心人群也许并不喜欢被打破次元墙,但行业需要打破才能活得更好。”王伟表示,“想要让二次元文化融入主流,前者不得不稀释自己的浓度和特征,一滴墨水在滴入江河湖海后,势必无法保持原来的颜色。”打破次元墙的矛盾背后是文化与资本的冲突,两者结合是为了制造消费,而消费永远是行业往前走的真正动力。
谁能走得最远
王伟给正在打破次元墙的人大致做了分类:“投机客、爱好者和想得很清楚的创业者。眼下多数人属于第一种。”
作为投资人,郑格直言:“二次元群体和普通用户不一样,变数太多,难以摸透,类似视频广告这样传统的硬付费方式难以被接受。基于目标用户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切入点能将核心二次元和泛二次元人群都抓在手里,强留在某个平台。”他表示,自己看过的许多二次元项目大同小异,目前还处在观望状态。
同时,因为国内产业链不成熟,从作者到开发商再到周边都还远未进入最佳状态,目前涌入的创业公司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成为二次元创业项目做大的一大瓶颈。
尽管如此,仍有端倪可以窥见未来二次元领域成功者的轮廓。“目前二次元行业尽管流量分散,但未来流量集中化是一个趋势。靠单一产品或功能去突破会越来越难。有时,即使突破了也找不到很好的载体,把用户留下来。因此2016年,二次元行业不论用什么样的创新体系去帮助公司变现,都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但注意不要狭义地去做电商。”创新工场投资总监高晓虎表示,随着行业水平的提升,优质内容生产者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公司会越来越受追捧,“做核心PGC内容,是有出路的”。
乐游资本合伙人段斌也持相似观点:“二次元产业说到底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核心是内容。内容一但被创作出来,就要去观众那里验证到底行不行得通,如果方向错了就要赶紧改,要去做能实现商业变现的东西。”他认为,泛娱乐内容产业格局会在未来一两年中逐渐清晰,“2016年会看到精品内容与优质服务的出现,做精品内容会更有机会胜出。”
“如果把现在的二次元比成当年的小众音乐,你会发现最后发展得好的,不是哪个播放音乐的渠道,而是真正握有版权的个人或者机构。”郑格表示,从这个角度而言,“围绕二次元作者或者版权引进的项目,可能会走得更远,也更能切中要害。在这个领域,漫画原创平台‘有妖气’应该会走得比较远,他们既把握住了核心内容,也配备了相应的版权机制。”
“由爱好者组成的项目团队我们会谨慎对待,他们也许能把服务体验做得很到位,但缺乏强有力的运营,会走不长远。”二三四五投资基金高级投资经理王博栋对《浙商》记者表示,他们更愿意去接触以人为核心资源的二次元项目。
除了围绕内容、人等IP做文章,在运营方向上,打开二次元的结界,找到与三次元世界的交集,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眼中获得回报的成败所在。“二次元产业想要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市场,抓取泛二次元群体是不可回避的途径,后者在消费能力上非常强。”王伟表示。
而对打破次元壁,还有一个隐藏其后的期待。“只有当人口红利暴涨时,商业模式才能成熟。”郑格说,“目前而言更多是一种趋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