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货运:做货运行业的“快的”
(2016-05-31 12:50:42)
“快货运”以中国80万中小货运专线企业为核心用户,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模型技术解决货运行业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市场主体分散程度高、交易标准化程度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是物流的专线同城配送和长途运输痛点产生的核心原因。”小快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首席战略规划师李金城表示,这些是“快货运”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解决的问题。
解决货运行业痛点
中国目前的货运行业零担运输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零担公司,主要承担重量为30公斤~100公斤的标的(小零担),但中国营业收入规模排在前三十的网络零担企业,运输量只占到零担市场总运输量的1.5%;另一类则是专线企业,它们聚集于每个城市城乡接合部的物流园区,大都只承担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单线路或几条线路的货运业务,主要承担重量为100公斤~5000公斤的标的(大零担),运输量占据了零担市场运输总量的96.8%,很显然,这部分才是中国货运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但是这类专线企业总体上存在标准化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低、自有车辆少等问题,总结起来就是“数量多、规模小、业务散、盈利差”。同时,专线互联网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区域网络不完善,这与当年阿里巴巴所面对的中国批发和零售市场颇为相似,是一块发展仍很不充分的毛地。巨大的市场规模、不成熟的行业发展水平、高度分散且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主体,使用“互联网+”升级改造货运行业的潜力十分巨大。
“货车在路上跑,又依赖于货源信息,这种物流货运天然的属性,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空间。”2010年,小快科技联合创始人杨邦照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公司,做物流信息化软件。但因为前期调查不深入,这家公司运行10个月后,以赔本280万元收场。
但是杨邦照并没有放弃。2013年8月,杨邦照来到同城货运需求更大的武汉,第四次从头再来。2014年5月,杨邦照参加了上海的一个物流行业聚会,认识了快的打车孵化公司的赵干,在一番交流后,赵干觉得杨邦照的项目很有意思。打动了赵干后,在第二次见到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时,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快货运”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运力交易平台,由小快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快货运”以中国80万中小物流专线企业为核心用户,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模型技术解决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快货运”将运力需求者和供应者聚集到手机APP上,使货运需求被快速推送到地理位置和状况最合适的车辆司机眼前,大幅减少了双方的无效搜寻时间。
让货运高效运转
杨邦照告诉《浙商》记者,“快货运”APP同城叫车系统能使同城货运交易变得异常简单:使用“快货运”APP货主端,物流专线将货运需求信息十分简便地提交给平台,信息被即时推送给附近的货车司机;使用“快货运”APP司机端,车主可以轻松获得平台上大量需求信息,并根据自身位置和车载状况抢单,线上匹配即可达成。抢单成功后,司机根据手机地图定位和自动导航找到货物所在地,在货物完成装载后运送至目的地。物流专线确认货物运送到位,点击APP即可支付运费,完成交易。整个流程,就是一个货运版的快的打车。
去年12月,“快货运”上线长途零担交易系统,帮助物流专线之间完成长途货运标的物的交易,使长途拼货和中转更加便捷高效,并拥有覆盖全国的中转网络。
杨邦照说:“‘快货运’将帮助物流行业提升货运时效,实现货物全程可视,提升承运方服务水平,减少货运安全隐患。”
截至2015年10月,“快货运”平台车辆单月行驶已超过150万公里,单月发运货物超过30万吨,单月流水超过2000万元,平台日均峰值1万单以上。
据了解,目前,“快货运”已将业务进一步拓展至武汉、郑州、长沙、成都、西安、太原和石家庄等多个城市。今年内,“快货运”会把这个模式继续复制到全国几十个核心物流节点城市,逐步建立起健全的网络。
杨邦照表示:“在‘快货运’平台,物流专线将获得可与德邦这样的全国性标准零担网络公司媲美的服务。通过帮助专线企业获得成功,‘快货运’将实现‘让运力像商品一样便捷交易’的伟大梦想,成为货运行业的阿里巴巴。”
“又一次从头再来。但这一次我想能成事儿了。”杨邦照笑言。
赵干
泛城科技前运营总监
“快货运”App可以提升货运时效, 实现货物全程可视, 改善承运方服务水平, 降低货运安全隐患。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对司机而言,通过减少车辆等待、空驶和半载,有效提高了司机的找货、配货效率和收入。
对社会而言,“快货运”还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改善有所助力。快货运融合“互联网+”的力量,降低了社会运力资源闲置和空驶浪费,减少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排放,有助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有助于运输和交通管理部门对货运车辆的有效管理。“快货运”平台沉淀的“运力池”还能为城市重大事故和灾难处置提供高效的应急运力。